歌二首(其一)采薪者歌

日没不周西,月出丹渊中。

阳精蔽不见,阴光代为雄。

亭亭在须臾,厌厌将复隆。

离合云雾兮,往来如飘风。

富贵俯仰间,贫贱何必终。

留侯起亡虏,威武赫荒夷。

邵平封东陵,一旦为布衣。

枝叶托根柢,死生同盛衰。

得志从命升,失势与时隤。

寒暑代征迈,变化更相推。

祸福无常主,何忧身无归。

推兹由斯理,负薪又何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阮籍创作的《歌二首》中的第一首,以采薪者为题材,通过描绘采薪者的劳作与生活,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命运多变的深刻思考。

首句“日没不周西,月出丹渊中”,以日落月升的自然现象隐喻人生的起始与终结,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接着,“阳精蔽不见,阴光代为雄”两句,用太阳被遮蔽、月亮成为主导的景象,象征着权力与地位的更替,以及自然界力量的交替。

“亭亭在须臾,厌厌将复隆”描绘了事物短暂而迅速的变化,强调了时间的紧迫感和事物的瞬息万变。“离合云雾兮,往来如飘风”进一步强调了事物变化的不可预测性,如同云雾般时聚时散,飘风般忽来忽去。

接下来,“富贵俯仰间,贫贱何必终”揭示了人生境遇的无常,富贵与贫贱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巨大转变,强调了命运的不确定性。随后,“留侯起亡虏,威武赫荒夷。邵平封东陵,一旦为布衣”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进一步阐述了命运的多变,即使曾经显赫一时的人物也可能遭遇命运的逆转。

“枝叶托根柢,死生同盛衰”则以植物生长为例,说明生命与环境、根基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生命状态的共同起伏。最后,“得志从命升,失势与时隤。寒暑代征迈,变化更相推”总结了人生的起伏变化,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和命运的重要性。

“祸福无常主,何忧身无归”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接受态度,认为无论遭遇何种命运,都不应过分忧虑,因为最终都会找到自己的归宿。“推兹由斯理,负薪又何哀”则是对前文思想的总结,鼓励人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起伏,即使从事卑微的工作,也不应感到悲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描绘,深刻探讨了人生无常、命运多变的主题,展现了阮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命运的超然态度。

收录诗词(98)

阮籍(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三国魏诗人。竹林七贤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咏怀》、《大人先生传》等

  • 字:嗣宗
  • 籍贯:陈留(今属河南)尉氏
  • 生卒年:210~263

相关古诗词

歌二首(其二)大人先生歌

天地解兮六合开。星辰陨兮日月颓。

我腾而上将何怀。

形式: 古风

大人先生歌

阳和微弱阴气竭。海冻不流绵絮折。

呼吸不通寒冽冽。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成公智琼赠弦超

飘飖浮勃述,敖曹云石滋。

兹英不须润,至德与时期。

神仙岂虚降,应运来相之。

纳我荣五族,逆我致祸灾。

形式: 古风

邺人金凤旧歌

凤阳门南天一半。上有金凤相飞唤。

欲去不去著锁绊。

形式: 古风 押[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