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送胡士琏贵州按察使(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即将赴任的胡士琏的深情厚谊与殷切期望。
首联“圣主恤民频有诏,远臣宣化岂无闻”,开篇即点出君主对百姓的关怀与重视,同时也强调了作为远臣的责任与使命,不仅要传达君主的旨意,还要在地方上推行教化,体现了官吏应具备的道德与职责。
颔联“激扬自古关王政,表率于今仗使君”,进一步阐述了官员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强调了官员不仅需要在古代历史中汲取智慧,更要在当今社会中以身作则,成为民众的榜样,推动政治清明和社会进步。
颈联“淮水扬帆侵晓月,楚皋飞旆拂秋云”,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送别场景。淮水边,晨光中,船只扬帆起航,楚地的田野上,旗帜随风飘扬,仿佛预示着胡士琏即将踏上新的征程,前往遥远的贵州,肩负重任。
尾联“独嗟二十年相好,复此匆匆惜袂分”,表达了诗人对胡士琏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二十年的交情,如今却因公务不得不分别,这种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待交织在一起,充满了深情与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也蕴含了对国家治理和官员责任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时代气息和个人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