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玉峰琳长老得戒还清泉(其二)

发足超方自逸群,登坛今得戒香熏。

衲衣暂挂春天树,金锡遥穿日暮云。

杳杳三山江上涌,滔滔二水寺前分。

清泉到日心无事,参透禅机了见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长老在修行过程中的超凡脱俗与内心的宁静。首句“发足超方自逸群”展现了长老独自踏上修行之路,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精神的自由与超越。接着“登坛今得戒香熏”则暗示长老在佛法的殿堂中,通过仪式得到了佛法的熏陶与净化。

“衲衣暂挂春天树,金锡遥穿日暮云”两句,以自然景象为背景,形象地描绘了长老在春日里暂时放下僧衣,与自然和谐共处;而金锡(僧侣行脚的法器)穿过日暮的云层,则象征着长老行脚修行的坚定与执着。

“杳杳三山江上涌,滔滔二水寺前分”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将读者带入一个更加宏大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之中。三山江上的涌动,二水寺前的分流,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寓意着长老修行之路的深远与复杂。

最后,“清泉到日心无事,参透禅机了见闻”表达了长老在清泉旁静心修行时,内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与清明。通过参悟禅理,他不仅理解了宇宙的奥秘,也洞察了人生的真谛,达到了心灵的最高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长老修行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的深邃与美好,以及修行者在追求精神自由与智慧的过程中所达到的心灵境界。

收录诗词(11)

觉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玉峰琳长老得戒还清泉(其三)

越国吴门路几重,登高涉险访灵踪。

未游东海观龙井,不到西天遇鹫峰。

飞锡去回临水寺,雨花来赴上堂钟。

相逢欲问杭州景,十里荷花九里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送玉峰琳长老得戒还清泉(其四)

名标戒首已登坛,异迹灵踪取次看。

鹫岭花开红菡萏,钱塘潮拥碧波澜。

烟笼春树当前浦,风送扁舟上急滩。

遥想旧游归旧隐,梵王楼阁起云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山水闲游为寂庵赋

欲泛沧波下碧层,闲中跋涉有谁能。

五湖烟浪孤舟月,万里云山一个僧。

托钵频逢春店食,和衣几宿夜窗灯。

旧房门外松将偃,海上归来话葛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净土诗

彼无恶道绝闻名,群籁都为念佛声。

细溜通渠调锦瑟,微风吹树奏瑶笙。

鹤从翡翠帘前下,人在琉璃地上行。

往往悠然心不乱,琅琅天乐自来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