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元章砚山诗帖赞

壶岭九华,营是一枝,何异乎持琬琰以易羊皮。

砚之不存,而宝此诗,抑类乎舍鱼兔而守筌蹄。

不我后先,得于斯是,几席江山,庶几见之。

形式:

翻译

壶岭九华,营是一枝,何异乎持琬琰以易羊皮。
砚之不存,而宝此诗,抑类乎舍鱼兔而守筌蹄。
不我后先,得于斯是,几席江山,庶几见之。

注释

壶岭:比喻高远的志向或理想。
九华:形容山势峻峭或景色秀美。
营:经营,此处指创作。
一枝:比喻独特的才华或作品。
琬琰:美玉,象征珍贵。
易:交换。
羊皮:古代的书写材料,这里指低价值的事物。
砚:古代书写工具,此处指诗文的价值。
宝:珍视。
诗:此处指这首诗。
舍:放弃。
鱼兔:比喻世俗的追求。
筌蹄:捕鱼和猎兔的工具,比喻世俗的手段。
不我后先:不论早晚,不分先后。
斯是:这里,指创作这首诗的过程。
几席江山:指广阔的天地,也可理解为人生或文学世界。
庶几:或许,可能。
见之:看到,领悟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岳珂对米元章(米芾)砚山诗帖的赞誉。诗人将米芾的书法比作壶岭九华中的瑰宝,暗示其艺术价值如同稀世美玉(琬琰)胜过寻常物品(羊皮)。接着,他指出如果仅关注砚台本身而不珍视其中的艺术作品,就像舍弃了鱼兔而执着于捕鱼工具(筌蹄),强调了诗帖内容的重要性。岳珂认为,不论先后,能欣赏到米芾的诗才,就如同坐拥江山,可见其对米元章诗艺的极高评价。整首诗赞美了米芾的书法艺术,并表达了对其作品深远影响的认可。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米元章海岳诗帖赞

海岳之东西,见于印而验于碑。

观乎此诗,景与物随。

于虖噫嚱,此皆是也,夫岂复有今是而昨非。

江汤汤其不移,山窿窿其不亏。

登兮览兮,予言其如之。

形式:

米元章蚕赋帖赞

桑柘之利被天下,而不足以芘一女。

鬓蓬手筥,而身不缕。云织雾组,便疏曲户。

世之类此者,又何可胜数。是将谁尤,曰本是务。

彼弃我取,维终以无窭。

形式:

米元章曹子建应诏诗帖赞

呼嗟乎丕,摧干弱支。

予读此诗,何异乎煮豆而燃萁。

吊古以诗,观帖以奇。瑶钿银泥,以侈厥题。

形式:

米元章赏心诗帖赞

金陵之赏心,天下之奇观,真足以当南宫之诗翰。

予之持节登览非一旦,而得此诗八年之泮奂。

吁嗟公兮,岂料百年而售此诗于三万兮。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