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袭美伤开元观顾道士

何事神超入杳冥,不骑孤鹤上三清。

多应白简迎将去,即是朱陵鍊更生。

药奠肯同椒醑味,云谣空替薤歌声。

武皇徒有飘飘思,谁问山中宰相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名为《和袭美伤开元观顾道士》。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咏叹古迹、寄托深情的山水田园诗。

"何事神超入杳冥,不骑孤鹤上三清。"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精神飞扬的情景。"杳冥"指的是遥远幽深的地方,形容自然界的深邃和神秘;"不骑孤鹤"则是比喻诗人不依靠外在的力量,而是凭借内心的清净与超然;"上三清"则暗示了道家思想中的至高无上的境界。整体上,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越世俗的愿望。

"多应白简迎将去,即是朱陵鍊更生。"

这里诗人通过对古代忠臣遗迹的凭吊,抒发了自己对于忠诚不渝、坚守节操的赞美之情。"白简"通常用来传递军事命令或重要信息,"迎将去"表明对历史人物的尊敬和怀念;"朱陵鍊更生"则是说古人虽已逝去,但他们的精神和节操如同被锻炼得更加坚固,不仅没有消逝,反而愈发生辉。

"药奠肯同椒醑味,云谣空替薤歌声。"

这一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感悟。"药奠"可能指的是山中药材的香气,与"椒醑"相提并论,表达了一种味道的纯净与高雅;"云谣空替薤歌声"则是说云间传来的神秘声音,代替了人们对于自然之美的赞歌。

"武皇徒有飘飘思,谁问山中宰相名。"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武皇"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帝王,但这里诗人并不关心其具体身份,只是感慨于他们的思想如同飘渺云烟,难以捉摸;"谁问山中宰相名"则表明在自然界中,世间的权力和地位已经不再重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超脱、生命纯净以及淡泊名利的追求,是一篇融合了山水田园之美与哲理思考的佳作。

收录诗词(607)

陆龟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别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 字:鲁望
  • 籍贯:江湖散
  • 生卒年:?~公元881年

相关古诗词

和袭美先辈悼鹤

一夜圆吭绝不鸣,八公虚道得千龄。

方添上客云眠思,忽伴中仙剑解形。

但掩丛毛穿古堞,永留寒影在空屏。

君才幸自清如水,更向芝田为刻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和袭美扬州看辛夷花次韵

柳疏梅堕少春丛,天遣花神别致功。

高处朵稀难避日,动时枝弱易为风。

堪将乱蕊添云肆,若得千株便雪宫。

不待群芳应有意,等闲桃杏即争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袭美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三首次韵(其一)

一片轻帆背夕阳,望三峰拜七真堂。

天寒夜漱云牙净,雪坏晴梳石发香。

自拂烟霞安笔格,独开封检试砂床。

莫言洞府能招隐,会辗飙轮见玉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袭美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三首次韵(其二)

壶中行坐可携天,何况林间息万缘。

组绶任垂三品石,佩环从落四公泉。

丹台已运阴阳火,碧简须雕次第仙。

想得雷平春色动,五芝烟甲又芊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