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六十五首(其五十七)

只此见闻非见闻,无馀声色可呈君。

个中若了元无事,体用何妨分不分。

形式: 偈颂 押[文]韵

翻译

这仅是我的所见所闻,并非真正的见闻可以展现给你。
如果内心深处没有事情发生,那么实体和功能是否区分都无关紧要。

注释

只此:仅仅。
见闻:亲眼所见或耳闻之事。
非:不是。
无馀:没有剩余。
声色:声音和色彩,这里比喻情感或实质内容。
可呈:可以展示。
个中:内心深处。
若了:如果明白、了悟。
元无事:并无任何事情。
体用:实体与功能,哲学概念,指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外在表现。
何妨:何必、有什么关系。
分不分:是否需要区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咸杰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只此见闻非见闻",意指观察和理解世界并非单纯依赖于感官或认知,而是超越了直接的感知。"无馀声色可呈君",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越,即没有任何外在的表现或形式可以完全传达内在的领悟。

"个中若了元无事",这里的"了"意味着彻底明白,"元无事"则表示本来就没有事情,或者说达到了无为而治的境地。诗人暗示,当人们真正洞察事物的本质时,就会发现一切皆空,没有固定的实体或作用。

最后两句"体用何妨分不分","体"指的是根本或本质,"用"则是表现或功能。诗人提出,既然体与用已经融通无间,那么是否区分它们就不再重要,这是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禅宗的语言,引导读者思考认识的局限性,以及如何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对世间万物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29)

释咸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六十五首(其五十)

虎骤龙骧与么来,蓦然平地起风雷。

棒头正眼明如日,凛凛清风廓九垓。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偈颂六十五首(其四十七)

修造未逾两个月,丛林便觉日荒凉。

今朝重整旧洪范,铁佛须教尽放光。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偈颂六十五首(其四十五)

昔年相见谈真谛,今日升堂话去来。

一念廓然无向背,春光铁树自花开。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偈颂六十五首(其四十四)

吞却与吐却,算来无处著。

要见滑稽人,便是黄幡绰。

形式: 偈颂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