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只此见闻非见闻,无馀声色可呈君。
个中若了元无事,体用何妨分不分。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咸杰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只此见闻非见闻",意指观察和理解世界并非单纯依赖于感官或认知,而是超越了直接的感知。"无馀声色可呈君",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越,即没有任何外在的表现或形式可以完全传达内在的领悟。
"个中若了元无事",这里的"了"意味着彻底明白,"元无事"则表示本来就没有事情,或者说达到了无为而治的境地。诗人暗示,当人们真正洞察事物的本质时,就会发现一切皆空,没有固定的实体或作用。
最后两句"体用何妨分不分","体"指的是根本或本质,"用"则是表现或功能。诗人提出,既然体与用已经融通无间,那么是否区分它们就不再重要,这是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禅宗的语言,引导读者思考认识的局限性,以及如何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对世间万物的深刻理解。
不详
虎骤龙骧与么来,蓦然平地起风雷。
棒头正眼明如日,凛凛清风廓九垓。
修造未逾两个月,丛林便觉日荒凉。
今朝重整旧洪范,铁佛须教尽放光。
昔年相见谈真谛,今日升堂话去来。
一念廓然无向背,春光铁树自花开。
吞却与吐却,算来无处著。
要见滑稽人,便是黄幡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