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玉龙倒影卧寒潭,人在云霄天地宽。
借问是谁题此柱,茂陵词客到长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画面。"玉龙倒影卧寒潭",将桥比作玉龙,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桥在寒潭中的倒影,犹如一条玉质的龙静卧水面,富有诗意和神秘感。"人在云霄天地宽"则通过人的视角,表达了站在桥上时的开阔心境,仿佛人已与天宇相接,意境开阔,令人感到自由与豁达。
接下来的两句"借问是谁题此柱,茂陵词客到长安",诗人以设问的方式,引发读者思考这桥是谁所题,暗示了可能是像茂陵词客这样的文人墨客,在旅途中经过此地,留下了他们的诗篇。这不仅增添了历史文化的韵味,也体现了诗人对文人士大夫情怀的赞美。
总的来说,袁枢的这首《题建宁南乡桥》借助自然景观和人文想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同时寓含了对过往文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不详
历数钦尧命,讴歌乐舜归。
玑衡新日月,黼黻旧裳衣。
姑射游神远,崆峒探道微。
龙髯攀莫及,空怅白云飞。
云集燕城扰,龙翔汉业兴。
风燃燎衣火,雪拥渡河冰。
险难成戡定,忧劳付纂承。
百年馀父老,呜咽望原陵。
此身本无累,动静随所寓。
结庐在岩谷,自适山水趣。
朝来挹云气,日夕沐风露。
坐观天地心,讵忘仁智虑。
出处绍前哲,典型资后生。
虚堂悬青镜,视者心自明。
古人不难到,功用在力行。
缅怀朋簪盍,耿耿中夜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