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吟

天意无他只自然,自然之外更无天。

不欺谁怕居暗室,绝利须求在一源。

未吃力时犹有说,到收功处更何言。

圣人能事人难继,无价明珠正在渊。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天意的本质就是自然而然,超越自然之外便不再有天的存在。
不欺骗他人,也不畏惧身处困境,追求利益必须源自单一源头。
在还未付出努力时还有话说,但到了收获成果的时候又怎能再说些什么。
圣人的作为常人难以企及,无价之宝就隐藏在深处。

注释

天意:事物的自然规律。
自然:自然而然,没有人为干预。
更无天:不存在额外的超然力量。
不欺:不欺骗。
居暗室:处于困难或隐蔽的境地。
绝利:杜绝贪婪,追求单一的利益来源。
未吃力:尚未付出大量努力。
收功:取得成果。
何言:无法用言语表达。
圣人:道德高尚、智慧卓越的人。
能事:非凡的成就。
难继:难以被后人复制或超越。
无价明珠:极其珍贵的事物。
正在渊:深藏不露,难以触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天意吟》,以简洁的语言探讨了天道自然和人生哲理。首句“天意无他只自然”,表达了作者对天意的理解,认为天道的本质就是自然而然,没有过多的人为干预或刻意安排。接下来的“自然之外更无天”进一步强调了自然法则的至高无上。

“不欺谁怕居暗室,绝利须求在一源”这两句,寓言般地教导人们,不应当隐藏在阴暗角落欺诈他人,追求利益应源于正道,体现了道德与行为准则的重要性。诗人以“未吃力时犹有说,到收功处更何言”表达了一个道理:在事情尚未开始时,人们可能还有话可说,但当成果显现,真正的价值才会被深刻体验,那时无需多言。

最后两句“圣人能事人难继,无价明珠正在渊”则借圣人的智慧和深藏不露的品质,比喻无价之宝往往隐藏在深处,难以被人轻易察觉,暗示了人生的真谛和智慧往往需要深入探寻和实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哲学为背景,寓含了道德修养、人生智慧和对真理的追求,展现了邵雍独特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太平吟

老者得其养,幼者得其仰。

劳者得其饷,死者得其葬。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太平吟

身老太平间,身闲心更闲。

非贵亦非贱,不饥兼不寒。

有宾须置酒,无日不开颜。

第一条平路,何人伴往还。

形式: 五言律诗

太和汤吟

二味相和就瓮头,一般收口效偏优。

同斟秪却因无事,独酌何尝为有愁。

才沃便从真宰辟,半醺仍约伏羲游。

人间尽爱醉时好,未到醉时谁肯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心安吟

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

心与身俱安,何事能相干。

谁谓一身小,其安若泰山。

谁谓一室小,宽如天地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