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河东有句不空传,但寄襄阳孟浩然。
多虑皆能成白发,一尘莫遣到丹田。
此身彭泽杯中老,浮世邯郸枕上眠。
常恨今时无大雅,看君发愤补亡篇。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韩驹所作,名为《次韵薛孟二君唱和》。诗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与对文学艺术的深沉思考。
首联“河东有句不空传,但寄襄阳孟浩然。”以“河东”与“襄阳”为引子,巧妙地将两位历史上的文人孟浩然与薛孟二君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薛孟二君才华的肯定与期待。
颔联“多虑皆能成白发,一尘莫遣到丹田。”通过“多虑”与“一尘”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过度忧虑与外界琐事对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倡导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宁静。
颈联“此身彭泽杯中老,浮世邯郸枕上眠。”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陶渊明(彭泽令),在酒杯中寻求心灵的归宿;同时,又以邯郸梦境比喻现实世界的虚幻,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世事无常的感慨。
尾联“常恨今时无大雅,看君发愤补亡篇。”表达了对当今时代缺乏高雅文学作品的遗憾,并期待薛孟二君能够创作出填补这一空白的作品,体现了对文学传承与创新的重视。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展现了诗人对个人修养与文学创作的深刻思考,也寄托了对社会文化发展的美好愿景。
不详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离歌三叠最关情,不省从来此地闻。
早是春残心事恶,落花阴里更辞君。
忆汎郎舟共采莲,今来挥泪送郎船。
回书傥寄新翻曲,湖上何人为扣舷。
一梦巫阳乐已穷,三年犹复怨匆匆。
倏云骤雨成何事,未必三年抵梦中。
初合双鬟触事羞,离筵酌酒强回头。
纵言眼软偏饶泪,莫道心痴不解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