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陈僖的《家居杂诗》描绘了诗人宁静淡泊的田园生活。首句“半厦茅堂一亩田”,简洁明快地勾勒出诗人居住环境的简朴,只有半间小屋和一亩耕地,却足以让他感到满足。次句“恬然高卧便登仙”,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心境闲适,仿佛已与神仙境界相近。
第三句“禅心坐我蒲团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禅意,每日坐在蒲团上冥想,修行禅定。然而,“髀肉输人壮盛年”又透露出一丝淡淡的惋惜,暗示自己虽然心境超脱,但身体不如年轻时强壮,与人相比略显疏懒。
“疏懒不歌招隐赋”表明诗人并不热衷于世俗的功名,没有写招隐辞赋的兴致,更愿意享受这份远离喧嚣的生活。最后一句“经营欲办买山钱”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希望能有足够的财力买下山林,过上更加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细节,传达出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壮年时光的怀念,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隐逸情怀。在新秋的夜晚,听着蝉鸣,诗人期待着能早日实现心中的隐居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