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王郎

河外吹沙尘,江南水无津。

骨肉常万里,寄声何由频。

我随简书来,顾影将一身。

留我左右手,奉承白头亲。

小邦王事略,虫鸟声无人。

王甥解鞍马,夜语鸡唤晨。

母慈家人肥,女惠男垂绅。

有田为酒事,豚韭及秋春。

生涯得如此,旧学更光新。

索去何草草,小留慰艰勤。

百年才一炊,六籍经几秦。

要知胸中有,不与迹同陈。

郢人怀妙质,聊欲运吾斤。

形式: 古风

翻译

河外风沙弥漫,江南水道干涸。
亲人相隔万里,如何频繁传信呢?
我带着书信而来,看着身影独自一人。
留下我左右陪伴,侍奉年迈的双亲。
小国政务简单,只有虫鸟声作伴。
王子卸下鞍马,夜晚交谈直到天明。
母亲慈爱家境丰盈,女子贤惠男子庄重。
种田只为酿酒,四季都有豚肉韭菜。
生活虽朴素,旧学却焕发出新的光彩。
匆匆离去,稍作停留以慰劳辛劳。
人生短暂如一顿饭,六经历经多少朝代变迁。
要知道内心的深意,不只看表面行为。
郢都之人怀揣高才,我欲施展我的技艺。

注释

河外:指远离江南的地方。
吹沙尘:形容风大,扬起沙尘。
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
水无津:形容水道干涸,无水可渡。
骨肉:亲人。
寄声:传递消息。
简书:简陋的书信。
顾影:照见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独。
奉承:侍奉。
白头亲:年迈的父母。
虫鸟声:自然界的声响。
王甥:王子。
解鞍马:卸下马匹,休息。
母慈:母亲的慈爱。
豚韭:猪肉和韭菜,泛指食物。
索去:匆忙离去。
六籍:古代儒家经典。
郢人:指楚国郢都的人,这里借指有才华的人。
妙质:高超的才能或品质。
聊欲:姑且想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留王郎》,通过对江南与河外环境的对比,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家庭生活的描绘。首句“河外吹沙尘,江南水无津”展现了两地鲜明的自然风貌,暗示了王郎远离家乡的艰辛。接着,“骨肉常万里,寄声何由频”表达了诗人对亲人音信难通的忧虑。

诗人自述“我随简书来,顾影将一身”,表明自己追随王郎而来,陪伴左右。他承诺会尽心尽力照顾家人,如“留我左右手,奉承白头亲”,并描述了家中安宁和谐的生活场景。“小邦王事略,虫鸟声无人”则写出地方虽小,但生活宁静。

王郎在夜晚卸下鞍马,与家人交谈,母慈子孝,男女皆有礼仪。诗人提到酿酒度日,四季有美食,生活虽然简单,却充满满足感。“生涯得如此,旧学更光新”表达了对传统学问的坚守和更新。

最后,诗人劝慰王郎不必急于离去,稍作停留以慰劳家人的辛勤付出。他强调内心的修养胜过表面的痕迹,暗示王郎应保持高尚品格。“郢人怀妙质,聊欲运吾斤”以郢匠比喻王郎,期待他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如同郢匠精心雕琢。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也寓含了对个人修养的追求。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其一)

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

近人积水无鸥鹭,时有归牛浮鼻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其十)

鲁中狂士邢尚书,本意扶日上天衢。

惇夫若在镌此老,不令平地生崎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其九)

张子耽酒语蹇吃,闻道颍州又陈州。

形模弥勒一布袋,文字江河万古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其七)

文章韩杜无遗恨,草诏陆贽倾诸公。

玉堂端要真学士,须得儋州秃鬓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