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之什六章

雨雪滂滂,我马??。不有劳者,谁其得宁。

受赋于旻,亦莫敢明。夫既宁止,曰又淫止。

雨雪霏霏,我马蓰蓰。不有宁者,厥劳焉施。

受赋于旻,亦莫敢辞。夫既劳止,曰又谣止。

厥谣惟诼,匪齿以角。岂不尔好,裾接则涅。

人亦有言,投之有庳。毋投有庳,彼人奚罪。

毋谓尔蜮,毋谓尔回泬。纵生憧憧,独我之孽。

毋谓余璠,毋谓余靡愆。曷不悄悄,言思其端。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雨雪之什六章》中的第六章,描绘了在雨雪纷飞的恶劣天气中,行者的艰辛与无奈。诗人通过写马的疲惫和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劳役不公的不满以及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雨雪滂滂,我马??。" 开篇以雨雪的宏大场景起笔,形象地展现了环境的艰难,马匹也因疲惫而步履维艰。接着,诗人感慨道:"不有劳者,谁其得宁?" 表达了没有无尽劳作的人,谁能真正得到安宁的疑问。

"受赋于旻,亦莫敢明。" 他接受了上天的赋予,但不敢公开抱怨,暗示了社会现实中的压抑和忍耐。随后,诗人反复强调劳役无休止,"夫既宁止,曰又淫止","夫既劳止,曰又谣止",反映出人们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不公平的讽刺。

"厥谣惟诼,匪齿以角",用比喻手法表达了流言蜚语的尖锐和无情。诗人感叹,即使人们不愿接受这样的生活,也无法逃脱。最后,他警告自己和他人,不要因为困境而怨恨他人,"毋谓尔蜮,毋谓尔回泬",并反思自己的过错,"纵生憧憧,独我之孽"。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揭示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和对公正的期盼,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意义。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咏竹林七贤分得王戎

阿戎清赏比浑优,鉴识人伦本隽流。

树在道边知苦李,利收水碓执牙筹。

论谈元妙留侯契,舒卷随时伯玉俦。

太息黄垆稽阮去,山河邈矣竹林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家居集兴(其一)

一椽聊寄寂寞中,环堵萧然地数弓。

扫径到门惟夜月,开窗惠我有清风。

占晴课雨庞眉叟,问字抄书总角童。

仰见高堂无恙候,贫家虽苦乐融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家居集兴(其二)

芸窗十载我何堪,漫道何堪亦自甘。

壁立未空书满架,儒餐不薄菜盈篮。

读馀时益趋庭训,客到犹欣剪烛谈。

闭户浑忘尘世事,青春閒过月将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家居集兴(其三)

满庭芳草绿阴繁,养得生机道自存。

鸟解看书常入室,犬知谢客日临门。

莫嗟来食泥炉冷,犹喜多年布被温。

最好晚来无个事,擘笺记事到黄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