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石歌寿皇太子殿下

万生总总各殊禀,中间变化通希夷。

大椿一万八千岁,蟠桃结实千年期。

虽云阅世最久远,要自与物同推移。

不如长松老为石,仙家旧事尤瑰奇。

尝闻道士马自然,曾见天宝观前屈铁枝。

指云此木三千年,去后合变坚凝姿。

当时山上五里松,龙拿虎蹲相与蜕化无馀遗。

六丁夜半奉玉敕,雷公䃸磹轰取之。

阳侯河伯亦好事,洪涛巨浪移荒陂。

至今空山断壑所,遗者一块未许千金窥。

壶山柏木不足道,康干节理由人为。

何如此石最耐久,万年千载无成亏。

上不为女娲补天阙,下不为颛皇支地维。

直将送似广成子,日与西母对坐同盘嬉。

蓬莱海水会清浅,广成之寿无穷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万物各有独特的性质,其间的变化深奥难测。
大椿树寿命长达一万八千年,蟠桃结出果实需千年时光。
虽然它见证了世间最长的时间,但也要随万物一同变迁。
不如长寿松老去后化为石头,仙家的故事更为奇特。
听说道士马自然曾见过天宝观前的铁枝蟠桃树,据说它有三千年的历史。
据说这棵树在消失后会变得坚硬如石,
当年山上的五里松,龙和虎都曾在这里蜕变,不留痕迹。
六丁神半夜奉命,雷公轰击取走它,
阳侯和河伯也对此感兴趣,洪水将它移到了荒坡。
如今,只在空山深谷中留下一块,价值连城却无人问津。
壶山的柏木不算什么,康干的节理却是人为雕琢。
为何这块石头如此耐久,历经万年仍完好无损。
它既未助女娲补天,也没支撑过颛顼的地基。
它只是陪伴着广成子,日复一日与西王母共餐嬉戏。
当蓬莱海面清澈,广成子的寿命无穷无尽。

注释

殊禀:独特的性质。
希夷:深奥难测。
蟠桃:神话中的长生果。
推移:变迁。
长松:长寿松。
仙家:神仙世界。
马自然:传说中的道士。
天宝观:道教庙宇。
坚凝姿:坚硬如石的样子。
蜕化:蜕变。
六丁:道教中的神灵。
阳侯:古代神话中的水神。
洪涛:大浪。
康干:指康乾盛世时期的木材。
女娲:神话中的创世女神。
颛皇:神话中的古代帝王。
广成子:神话中的仙人。
西母:西王母,神话中的女神。
蓬莱:神话中的仙岛。
广成之寿:广成子的长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为祝寿皇太子而作,以松石寓言长寿和恒久的主题。诗中通过描绘大椿、蟠桃等象征长寿的神话元素,以及长松变为石头的传说,展现出生命的演变与永恒。诗人特别提到了道士马自然和天宝观前的千年松树,经过雷电和自然变迁,最终成为坚硬的石块,寓意历经沧桑而依然坚韧。

诗人还将松石与壶山柏木、康干节理等其他耐久的事物相比,强调这块石头的非凡之处,它既没有参与女娲补天或颛顼支地的神话使命,而是静静地陪伴在广成子身边,与西母共度无尽的岁月。最后,诗人祝愿皇太子如松石般长寿,期待着蓬莱仙境般的清浅时光,以及无尽的寿命。

整首诗语言流畅,寓言生动,富有哲理,表达了对长寿和恒久的赞美,同时也寄寓了对皇太子的美好祝福。

收录诗词(896)

姜特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 字:邦杰
  • 籍贯:浙江丽水

相关古诗词

玩月

天风忽披拂,觉我襟袂清。

云片玉鳞薄,月华金晕生。

曾于沧海看,浩荡此时情。

髣髴见三山,汹涌波浪惊。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直舍作小砌

直庐迫高墉,隙土止寻丈。

圬人累残甓,园叟舁新壤。

方成一篑积,已觉寸心爽。

馀芳分禁掖,疏翠眇林莽。

虽无昆阆趣,便有濠濮想。

绕吟消永日,静对延孤赏。

聊成儿女剧,终契山林往。

为语平泉公,经营毋太广。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觅龙涎巧石(其一)

何年云斧斸烟峦,散在先生燕坐间。

袖里吾将有东海,凭诗乞与小巑岏。

形式: 七言绝句

诗人

自古诗人多坎壈,早达唯有苏长公。

流离岭外七年谪,受尽人间半世穷。

我方六十遇明主,前此独卧空山中。

岂唯食粥动经月,门外往往罗蒿蓬。

呜呼诗人天爱惜,不与富贵唯穷空。

彼苍于我亦厚矣,但畀明月和清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