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山水图为刘廷信都宪作

我家本在山中住,读书惯识山中趣。

偶落名涂尘眼昏,见山便欲还山去。

南阳先生官态无,半醉示我云山图。

持向檐前再三看,青山突兀云模糊。

百尺飞泉落松顶,颠厓倒亸晴烟影。

神仙楼阁牵翠霞,薇帐围香昼长静。

人家三两溪南村,桃李成行门对门。

石径斑斑过新雨,花落点破莓苔痕。

鸥鹭飞回映沙岛,夕阳网晒渔舟小。

不是苕川与辋川,仙都山下川原杳。

先生指我山之西,茅屋数间依竹低。

茶灶藤床旧栖隐,异人墨客多留题。

看图才了眼初醒,人间有此真佳景。

由来泉石绝纤尘,当与先生分管领。

先生大笑清风生,岸帻佯狂双鬓星。

题诗卷图谢鸿鹄,浮云散尽长空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樊阜的《题山水图为刘廷信都宪作》描绘了一幅山居生活的宁静画卷。首句“我家本在山中住,读书惯识山中趣”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熟悉和喜爱。接着,诗人通过“偶落名涂尘眼昏,见山便欲还山去”流露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向往回归山林。

“南阳先生官态无,半醉示我云山图”引入友人刘廷信都宪赠送的山水画,画面中的“青山突兀云模糊”、“百尺飞泉落松顶”等景象,展现出山川的壮丽与幽深。诗人沉醉于画中仙境,如“神仙楼阁牵翠霞,薇帐围香昼长静”。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溪边的村庄,桃花李花盛开,石径雨后斑驳,鸥鹭飞翔,渔舟点缀,构成一幅田园诗意的画面。然而,诗人强调这不是著名的苕川或辋川,而是远离尘嚣的仙都山下,更显得宁静而独特。

最后,诗人被友人指引到山的西面,看到几间竹屋,茅舍简朴,生活气息浓厚,暗示着隐逸的生活方式。诗人感慨画中的美景实为人间至宝,愿与友人共同欣赏并守护这份清雅。全诗以“题诗卷图谢鸿鹄,浮云散尽长空青”收束,表达了对自然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超脱尘世的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77)

樊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冯公岭道中书所见

冯公今去久,岭路至今闻。

红树村村雨,青山片片云。

野桥松板架,岩溜竹筒分。

日落人行少,时参鹿豕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过故人庄

山村行处好,偶过故人庄。

秋竹烟笼色,寒花露浥香。

一鸡鸣矮屋,双鹭落横塘。

留饮忘归去,陶然入醉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游黄龙寺

古寺青山上,登临见远村。

楼虚堆竹粉,崖剥露松根。

晚径云生润,秋池涨落痕。

高僧宣梵偈,趺坐到黄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灵峰岭道中

岭路青林杪,盘回出乱云。

寺楼当坞见,野碓隔溪闻。

屐润苔花积,衣香药草熏。

崖阴仙洞在,遥见鹿成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