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芦

虽居江上城,不识江边路。

故移芦苇丛,粗慰江湖趣。

翠华侵砚席,疏影入牖户。

岁寒待尔共,好尚与时迕。

勿以比蒹葭,苍苍瘁白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寒芦》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与追求。

首句“虽居江上城,不识江边路”,诗人身处繁华的江畔城市,却仿佛与外界的喧嚣隔绝,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接着,“故移芦苇丛,粗慰江湖趣”一句,诗人特意将芦苇移至身旁,以此来满足自己对于江湖生活的向往和乐趣,展现出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

“翠华侵砚席,疏影入牖户”描绘了芦苇在诗人周围生长的情景,翠绿的叶子似乎覆盖了诗人的书桌,而稀疏的光影则透过窗户洒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这种景象不仅美化了居住环境,也给诗人的心灵带来了宁静与愉悦。

“岁寒待尔共,好尚与时迕”表达了诗人期待在寒冷的季节里与这些芦苇共同度过,坚持自己的喜好与追求,不随波逐流,展现出他独立的人格魅力和坚定的信念。

最后,“勿以比蒹葭,苍苍瘁白露”一句,诗人告诫自己不要将芦苇与其它植物相比较,而是要珍惜它们各自独特的美,就像白露在芦苇上凝结,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提醒我们要欣赏并珍视生活中的每一刻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寒芦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情感,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坚守自我价值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和两府诸公马上作

富贵信多士,况乃主恩深。

京洛多风尘,冠盖自成阴。

片言代拱璧,一顾溢千金。

嗟我固贫贱,处俗谬浮沈。

咄咄人间世,俯仰愧山林。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和永叔十九韵送魏广

信陵贵公子,仁义不挂口。

犹有三千客,名声极高厚。

而况贤者门,四方所奔走。

岂无青云士,磊落照前后。

我虽非其人,慕用意殊久。

差池混出处,百望乖一隅。

羁旅陈蔡间,忙如丧家狗。

担簦始自致,倾盖许白首。

中堂陈诗书,高会置樽酒。

岂惟听馀论,复喜识宾友。

魏侯希世珍,颇为平生旧。

他时恨契阔,并生喜邂逅。

危冠切浮云,长剑挂南斗。

同志此莫逆,孤游信无负。

切磋变新巧,綵绘饰馀丑。

自谓当穷年,如何复分手。

士生得所师,文学致不朽。

吾衰莫自力,子壮谅何有。

当取天下名,还为生人寿。

形式: 古风

游龙山

孟公乘兴出,必造龙山头。

回望默不言,夕阳始还辀。

千年虽悠远,此意故风流。

咄嗟无知者,寂寞空荆州。

霜风萧骚晚,楚水荒凉愁。

安得款段马,往来时独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放鹯

上天赋尔才,若不受羁绁。

失身偶见获,羞与家禽列。

秋风半夜起,鸿鹄两飘瞥。

物生各自适,听尔归寥泬。

白云入双眸,尺地肯自屑。

慎勿逐鴳爵,□□不足绝。

不过仓廪中,朋党为偷窃。

鴂鶗最堪憎,擅使芳草歇。

勉力霜霰期,方为鸟中杰。

形式: 古风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