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其一)重阳

今岁重阳经闰早,金蕊粲繁枝。玉殿珠楼步辇随。

高兴在东篱。且泛金英同潋滟,休与傲霜期。

只恐秋香一夜衰。须插满头归。

形式: 词牌: 武陵春

鉴赏

这首宋词《武陵春·其一》是曹勋所作,描绘了重阳节时的景象。"今岁重阳经闰早"一句,点明今年的重阳节因闰月而提前,显得格外不同寻常。"金蕊粲繁枝"形象地写出菊花盛开,花朵繁多,灿烂如金,展现出节日的喜庆气氛。

"玉殿珠楼步辇随"则描绘了贵族或皇室成员出行赏花的豪华场景,他们乘坐着装饰华丽的车驾,跟随在盛开的菊花行列之后,显现出权贵阶层的奢华享受。"高兴在东篱"暗指诗人对这种朴素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富贵气相比,更倾向于陶渊明式的田园乐趣。

下片"且泛金英同潋滟"进一步强调了赏菊的欢乐,"泛"字带出饮酒的意象,与菊花的金黄相映成趣。"休与傲霜期"表达了对菊花坚韧品格的赞美,但诗人并不想将其与严霜相提并论,而是希望尽情享受当下。

最后两句"只恐秋香一夜衰"流露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担忧,担心菊花的美丽会在一夜之间凋零。"须插满头归"则表达了诗人想要留住这秋日盛景的决心,决定将菊花插满头,带回家中,让这份美留在记忆里。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重阳赏菊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同时也寓含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武陵春(其二)

玉露金风寻胜去,一月看三州。红叶黄花满意秋。

真是巧装愁。我在天台山下住,松菊占深幽。

归趁梅花映小楼。应问久迟留。

形式: 词牌: 武陵春

武陵春(其四)

春到小园春草绿,烟雨湿云山。池上梅花已半残。

无奈晚来寒。不怕醉多只怕醒,花影上阑干。

人在东风缥缈间。谁与伴幽闲。

形式: 词牌: 武陵春

武陵春(其三)

惨惨江云浑不动,玉雪耿孤芳。萼绿仙人带暗香。

风韵冷尤长。陇信不来寒日晚,疏影照澄江。

肯借横斜伴酒觞。应共月商量。

形式: 词牌: 武陵春

武陵春.禁中元夕

元夕晴和中禁好,梅影玉阑干。峭窄春衫试嫩寒。

金翠会群仙。移下一天星斗璨,喜色动宸颜。

行乐风光莫放闲。月在凤凰山。

形式: 词牌: 武陵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