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中秋泛舟浣花溪

一水沁诗心,坐扁舟,天容绿遍秋半。

烟树满城南,玻璃皱,消得酒痕风软。

从来此地,少陵一一经行惯。草堂路转。

奈寒碧千畦,浣花人远。

春风小市青羊,记水叶晴丝,酒旗双燕。

劫外奉诚园,重来梦,红剩海棠香畹。

归鸦领月,过江人是新亭伴。水风闻碾。

知别后溪光,何年重见。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坐扁舟在浣花溪上度过中秋的情景。"一水沁诗心",以水寓意诗情画意,诗人的心灵仿佛被溪水洗涤,充满诗意。"天容绿遍秋半",展现了秋天半熟的景色,满眼翠绿,宁静而宜人。

"烟树满城南,玻璃皱,消得酒痕风软",通过烟雾缭绕的树木和如玻璃般清澈的水面,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醉人的氛围,微风轻轻吹过,似乎能抹去酒后的痕迹。诗人回忆杜甫曾在此地游历,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和对往昔时光的追忆。

"草堂路转。奈寒碧千畦,浣花人远",提及草堂和远方的浣花溪,流露出诗人对故人和旧景的怀念,以及淡淡的离愁。"春风小市青羊,记水叶晴丝,酒旗双燕",描绘了春天的小市,晴空下的柳丝,酒旗飘扬,还有双燕相伴,画面生动活泼。

"劫外奉诚园,重来梦,红剩海棠香畹",诗人提到曾经的奉诚园,即使历经沧桑,海棠依旧盛开,香气四溢,唤起他对过去的美好梦境。"归鸦领月,过江人是新亭伴",借归鸦和明月,表达对友人的思念,自己也成为他乡漂泊的新亭之客。

最后,"水风闻碾。知别后溪光,何年重见",诗人感慨流水、风声中仿佛听到碾米声,那是别后生活的痕迹,不禁追问何时才能再次见到那熟悉的溪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中秋泛舟浣花溪的所见所感,融合了怀古、思乡与对友人的深深挂念,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574)

赵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桂枝香.中秋无月,和休庵

嫦娥爱客。怕素月一天,人眷乡国。

何处琼楼玉宇,露华空白。

八荒都入西风里,说良宵、阴晴共色。

蛰虫千足,雄虺九首,去年天窄。渡浩劫,辽空四碧。

又桂香成海,今夕何夕。花好月圆人健,此情谁觅。

悠悠独秀峰头路,泛花潭、先办蓑笠。

所思何限,燕山吴水,旧交南北。

形式:

徵招.薛涛井和瓠庵送归之作

春风一井桃花水,离亭古今南浦。

人到画栏秋,吊香魂何处。漂零卿未苦。

付身世唐家节度。世外埋愁,草间偷活,乱山无主。

前路。汉嘉程,人归也,风声水声无数。

莫唱桂华词,剩月中田土。蘋洲渔笛谱。

羡君在锦江头住。尚重对,茗碗花笺,念白头开府。

形式:

翠楼吟.江楼送别三十九人,怆然赋此

月过中秋,茶香碧井,登楼又寻洪度。

木樨黄喷雪,醉金粟如来风露。高丘无女。

试北望阑干,神州前路。烟江树。

雪山西断,海潮东注。日暮。

当代名流,合党贤遗耇,泪边留住。枇杷门巷古。

各浇取桃花人墓。明朝何处。

算入画津关,知心鸥鹭。西风苦。

酒醒人远,一帆归去。

形式:

夜行船.江楼未晓南发

梦里摇摇天乍颤。枕函欹,一声离岸。

几点渔灯,十里巴峡,心上万山齐转。

前路不知何处旦。望东方汝南鸡唤。

老去哀时,倦来翻寐,明月一船相伴。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