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曹鉴躬奉使之楚藩(其一)

纷纷玄意领群姿,寂寞遥闻向楚时。

文学方须重邺下,乘传今更属龙池。

澄江历乱吴云没,洛浦皋烟帝子悲。

不是君才多壮敏,三湘形势有谁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书卷气息浓厚的文学家对友人的送别之作。开篇“纷纷玄意领群姿,寂寞遥闻向楚时。”两句,通过描绘大自然景象,表现了对远方朋友离去的孤寂与思念之情,"纷纷"一词形容云雾缭绕,既有自然景观之美,又带着几分哀愁。"玄意领群姿"则是赞美友人高洁的情操与卓尔不群的气质,而"寂寞遥闻向楚时"更深化了这种情感,透露了对古代楚国文化的向往。

接着,“文学方须重邺下,乘传今更属龙池。”两句中,“文学”指的是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与探讨,而“重邺下”则是表达了一种历史的沉淀和深远的意义;"乘传今更属龙池"则是在赞美友人的才华如星辰般璀璨,"龙池"一词常用以喻指学问渊博之人。

"澄江历乱吴云没,洛浦皋烟帝子悲。"两句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和英雄落寞的感慨。“澄江”“洛浦”等地名,都是古代文人的常用笔墨,带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帝子悲"则是在引用古典文学中的典故,以此表达对友人命运的担忧与同情。

最后,“不是君才多壮敏,三湘形势有谁知?”两句中,“不是君才”直接赞扬了友人的才华,而“多壮敏”则是在强调这份才华非同小可。"三湘形势"指的是朋友所处的环境与境遇,"有谁知"则是诗人自问自答,对于这种才情与遭遇交织之下的理解和认同。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功底,更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事件的描绘,以及对友人才华与命运的赞美,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文化内涵和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收录诗词(228)

柳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曹鉴躬奉使之楚藩(其二)

扬舲历历大江阴,极目湘南才子临。

楚水月明人澹黯,吴川枫动玉萧森。

因看淮幕风云壮,未觉襄郧烽火深。

顾吾相逢增意气,如今无事只遥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采莲曲

莲塘格格蜻尾绿,香威阴烬龙幡曲。

兰皋欹雀金鳞浓,水底鸳鸯三十六。

捉花雾盖凤翼牵,蜂须懊恼猩唇连。

叶多蕊破麝灶消,日光琢刺开青鸾。

麒麟腰带鸭头丝,银蝉佶杂蛾衣吹。

郎心清彻比江水,丁香澹澹眉间黄。

粉痕月避清濛濛,大露寒森迸珠网。

藕花欲落丝暗从,锦鸡张翅芙容同。

脉脉红铅拗莲子,波石溅秋罗衣。

胭脂霏两俨相加,云中更下双飞雉。

形式: 古风

月夜登楼作

香乾欹雀下帘迟,腥血屏风斗一枝。

应有声多吹落木,况看星炯耗清池。

秋原鹤气今方纵,明月兰姿不误时。

为是穿针最佳近,鸡台人惹又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赠宋尚木

永栖无缓阻,悷思时为防。

漂漂中自合,遇物资所详。

幽姿终见迥,清晖亦与亢。

平蹙固异安,聊虑矜未央。

纷然赴柔节,属要更屡忘。

揽君意气盛,使我心志长。

正说示区理,植思去所妨。

静默有深态,神锋匪萧浪。

峥嵘散条纪,慷慨恣霸王。

与论天下事,历历为我伤。

斯入信龙蠖,良会多彷徨。

策奇及涤体,俯仰何洋洋。

读书兼射猎,不屑夷门傍。

惜此然诺心,十年不得扬。

逢君青冥器,往往无尽藏。

知己真难酬,中夜恒怏怏。

念此苕华发,严志同秋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