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闻诸子登高诗以寄之

九月九日秋气深,天涯有客共登临。

可能一畅迷离眼,但恐徒伤迟暮心。

上国穷檐仍旅食,高江渔唱失乡音。

倦游司马尤无赖,四壁萧然渴病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锴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身处异乡,与他人一同登高望远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人生孤独和思乡之情的感慨。

首联“九月九日秋气深,天涯有客共登临”点明了时间、地点和活动,秋天的深沉与远方的客人共同登高,营造出一种既孤独又不乏相聚的氛围。

颔联“可能一畅迷离眼,但恐徒伤迟暮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一方面,登高望远可能会暂时缓解内心的迷茫和困惑;另一方面,面对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迟暮,这种短暂的欢愉也可能徒增伤感。

颈联“上国穷檐仍旅食,高江渔唱失乡音”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身处他乡,即使是在繁华的都市,也如同穷巷中的旅人,只能依靠他人的歌声来寄托思乡之情,却无法听到熟悉的家乡声音。

尾联“倦游司马尤无赖,四壁萧然渴病侵”将诗人比作“倦游司马”,即疲惫于宦海生涯的官员,暗示了诗人的仕途不顺或生活困顿。四壁萧然,不仅指物质生活的贫乏,更象征着精神世界的空虚和疾病的侵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孤独、思乡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81)

李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尽

霜清九月飞鸿急,秋尽孤城捣练哀。

多病及今常伏枕,销愁何处独登台。

阳收生理行将伏,岁逼寒阴又一回。

玉剑绛衣贫不办,舍人甘老厩中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偪侧

旧游历乱等空华,寄客深居水一涯。

猗傩此生输草木,逶迤吾道付龙蛇。

微尘偪侧终容物,故业萧条已丧家。

乐与田夫近相狎,扶风幽事托汧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送别钟匪莪

征马顾还嘶,飞蓬东复西。

伊予甘落落,吾子慎栖栖。

海内谁胶漆,边陲正鼓鼙。

相依傥严武,好住浣花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闻雁

白月转庭树,清霜下井干。

一声哀雁起,千里大江寒。

凄听宁偏入,离忧自万端。

乾坤吾与汝,前路共漫漫。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