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塔

三百有馀年,潮头不敢颠。

孤尖标白浪,层级上青天。

铃隔山僧呗,灯通海客船。

老来登眺眼,不道步难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历经三百多年,潮汐仍不敢轻狂翻腾。
孤独的尖峰直插白色浪花,层层向上直至青天。
山中的僧人诵经声透过山铃回荡,海上的船只灯火在远方闪烁。
垂暮之年我依然登高远望,未曾觉察前行的脚步已艰难。

注释

三百有馀年:历经三百多年。
潮头:潮汐。
不敢颠:不敢轻狂翻腾。
孤尖:孤独的尖峰。
标:插入。
白浪:白色浪花。
层级:层层。
青天:青色天空。
铃:山铃。
隔:穿透。
山僧呗:山中僧人诵经声。
灯通:灯火照亮。
海客船:海上船只。
老来:垂暮之年。
登眺:登高远望。
眼:眼睛。
不道:未曾觉察。
步难前:前行的脚步已艰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六和塔的壮观景象及诗人对其历史悠久、巍峨雄伟的赞叹。"三百有馀年,潮头不敢颠"表达了六和塔建造年代久远,即使是汹涌澎湃的大海潮水也似乎敬畏这座古塔,不敢逾越。"孤尖标白浪,层级上青天"则形象地描绘了塔的轮廓,它如同一支笔直指云霄,层层叠起直达蔚蓝的天际。

接下来的"铃隔山僧呗,灯通海客船"生动展现了六和塔所处环境与人文活动。铃声穿过山林,是隐居于此的僧侣在诵经,而灯光则连接着远方海上的客船,这不仅映射出当地的佛教文化,也反映了其作为交通要道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老来登眺眼,不道步难前"表达了诗人年纪渐长时再次攀登六和塔,俯瞰远望的心境。尽管身体可能已经不如从前灵活,但诗人依旧不畏艰险,因为心中对这座古塔的敬仰之情驱使他要亲自去感受那份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

收录诗词(212)

朱继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绍定五年进士。工诗,时人多所称引。有《静佳乙稿》

  • 字:季实
  • 号:静佳
  • 籍贯:建宁建安

相关古诗词

反招隐

木末径微微,谁敲白板扉。

缓行松叶滑,小摘药苗稀。

山色自今古,尘寰多是非。

昂昂千岁鹤,便肯傍人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失题

千年白蝙蝠,来往扑人衣。

洞黑鬼相语,天寒僧未归。

岩温生石乳,烟起作林霏。

城里遥看处,唯应一翠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对酒

莫信樵人说,秦时有树存。

青天浮渤澥,白日走昆仑。

为有愁千斛,时须酒一尊。

提壶亦相劝,花下绿阴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旧游

两峰多少寺,分日去遨游。

山翠横天目,湖光浴佛头。

花朝骑马醉,月夜傍船讴。

一被微官缚,重来不自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