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师文

尔父既清苦,尔身何可言?

且宜修道德,不必问田园。

花落江城晚,烟横野树昏。

此时光景异,只合住山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你的父亲已经清苦一生,你怎能再说什么呢?
你应该专注于修养品德,不必过于关心田园之事。
傍晚时分,花儿在江城凋零,野外的树木笼罩在昏暗的烟雾中。
此时的景象与世隔绝,只适合居住在山村之中。

注释

尔父:你的父亲。
既:已经。
清苦:生活清贫。
尔身:你自身。
宜:应该。
修:修养。
道德:品德。
不必:不必。
花落:花儿凋谢。
江城:江边的城市。
烟横:烟雾弥漫。
野树:野外的树木。
光景:景象。
异:与众不同。
只合:只适合。
山村:山村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冕所作的《示师文》。诗中表达了对师长的教诲和对生活的朴素见解。首句“尔父既清苦”,直接提到父亲的辛劳清贫,暗示出家庭背景的艰辛。接着,“尔身何可言”进一步强调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个人的处境也不轻松,但诗人并未过多诉苦。

“且宜修道德”四字,点明了在困苦中更应注重品德修养,这是对师文的回应,也是对后辈的期许。诗人认为,比起物质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更为重要。“不必问田园”则表达了对世俗功利的淡泊,主张过一种简朴而高尚的生活。

“花落江城晚,烟横野树昏”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花儿凋零,江城笼罩在暮色与炊烟中的宁静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意境。最后两句“此时光景异,只合住山村”,诗人认为这样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更适合修身养性,暗含着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师文的告诫。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师长的尊敬,对生活的理解,以及对道德修养的重视,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崇尚简朴、追求内心宁静的价值观。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示师文二首(其一)

生涯犹未定,归去勿来迟。

故里虽云好,吾家正及饥。

敬尊须重礼,对母说新诗。梅竹平安否?

先书报我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示师文二首(其二)

怅望倚门久,月光清满天。

念家情切切,为客鬓娟娟。

细草荒山径,游云过石田。安能携尔辈?

饱饭老林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立春八日

春雨洗残雪,春风轻布衣。

绿敷湖外草,青动石根薇。

淮海烽烟盛,关山雁鹜飞。

山居颇潇洒,梅树玉成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立春日

葭吹六管动飞灰,便觉春从地底回。

草木一时生意动,关河万里冻云开。

宁须生菜传纤手,且引春风入瓦杯。

天北天南问音信,故人何处寄寒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