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塔阁

梅岭昔既营,梅水何年瀹。

万派会松江,众流资锁钥。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凿。

鸦髻峙西华,阴那拟岱岳。

笃生斯异人,山斗称文学。

弱冠冠粤东,秋风抟鹏鹗。

仰视奎壁光,俯瞰东井络。

乃知文章府,墨食以谋度。

肇建兹灵图,芙蓉真秀削。

欲借巨灵手,倒擎写碧落。

玉峰映紫霞,金碧纷相错。

鬼斧与神工,驱蛟兼徙鳄。

如彼螺子川,金牛相喷礴。

文光既射斗,宝剑初淬锷。

雁塔既题名,始得丹涂艧。

巫筮仕古帝,居政声何卓。

岭南夫子名,鸣琴以振铎。

秩满晋司农,四海皆饶乐。

晋阳操月斧,五云生朱襮。

天子召平台,万言皆谔谔。

鸾坡视御草,玉署翻红药。

讲幄近少微,青宫侈铜鹤。

会遭阳九运,完节归岩壑。

胜会集耆英,结社亦仿洛。

烟雨隐垂纶,田园甘藜藿。

身退名益重,道高辞好爵。

悠悠二十年,遗像留杰阁。

嫩绿上苔阶,香篆饶帘箔。

我来勤瞻谒,音徽宛如昨。

灏气返大虚,元英满广漠。

严陵一钓台,千载终有托。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松江塔阁的壮丽景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开篇“梅岭昔既营,梅水何年瀹”以梅岭、梅水起兴,引出对松江塔阁的赞美。接着“万派会松江,众流资锁钥”描绘了松江作为水系交汇点的重要地位。诗人进一步描述了塔阁周围的自然景观,“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凿”,以“翠屏”、“丹嶂”形容其雄伟壮观。

“鸦髻峙西华,阴那拟岱岳”则将塔阁比作西华山的鸦髻,与泰山相媲美,凸显其非凡气势。诗人接着赞美了塔阁的建造者,“笃生斯异人,山斗称文学”,指出其背后是杰出人物的智慧与努力。

“弱冠冠粤东,秋风抟鹏鹗”描述了塔阁的建造者年轻时在粤东的成就,如同秋风中翱翔的鹏鸟。接下来“仰视奎壁光,俯瞰东井络”表达了对塔阁所在之地文化光芒的敬仰,以及对其地理位置的赞叹。

“乃知文章府,墨食以谋度”强调了塔阁不仅是物质建筑,更是知识与文化的象征。诗人通过“肇建兹灵图,芙蓉真秀削”再次赞美塔阁的美丽与独特。接下来的“欲借巨灵手,倒擎写碧落”表达了对塔阁建造者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技艺的赞美。

“玉峰映紫霞,金碧纷相错”描绘了塔阁周围环境的瑰丽景色,而“鬼斧与神工,驱蛟兼徙鳄”则赞美了塔阁建造过程中的巧思与艰辛。最后,“如彼螺子川,金牛相喷礴”以螺子川和金牛山的壮丽景象,进一步衬托出塔阁的宏伟。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松江塔阁的壮丽景色,还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对文化传承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运用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松江塔阁深刻的情感和独到的见解。

收录诗词(1)

汤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松江塔诗

岚烟起处万松低,秀矗轮尖便不齐。

抒写性灵应独上,提携童冠许同侪。

声传云外惊人铎,影落秋空涤砚溪。

绕塔桂花红杏树,丰标如许尽分题。

形式: 古风

有赠

猎猎旌幢拥自东,云中江树访归篷。

天留一代成勋业,人共千秋诵孝忠。

醉里捲波看臂血,灯前拂剑吐骄虹。

清时共济多卿衮,肯负苍生卧尉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咏红梅

寒梅□□月,色映绛霞流。

点额凝脂堕,娇妆傅粉羞。

醉容临玉镜,朱袖拂琼楼。

莫遣关山笛,西风吹暮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厓山吊古(其一)

江上徘徊未罢兵,南来愁傍帝星明。

殊方合有兴王地,异港翻摧大将营。

冻雨欲分洟泪色,秋涛先起佩环声。

不缘孤愤间关尽,夜夜能兼海气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