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瑶花慢·咏水仙》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郭则沄所作,描绘了一位水仙花的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清冷孤寂之美。"疏唇半坼"形容水仙花微微张开的花瓣,如含羞待放;"妆影冰奁,认兰香新谪"则以冰清玉洁的妆容和兰花般的香气,暗示其被贬谪的境遇。
"宫黄深染残梦后,谁问琼台消息"表达了水仙花在无人问津后的孤独,"琼台"象征着它的高贵地位。"竛竮离佩,倚幽恨、啼绡都湿"通过描绘水仙花摇曳的姿态和湿润的花瓣,传达了它内心的幽怨与哀愁。
"翠虬冲雪"象征水仙花在冰雪中挣扎求生,"归时目断,几番烟汐"则写出期待重归的美好愿望,但又充满迷茫。接下来的词句回忆了水仙花昔日宫廷中的繁华,如今却只剩凄迷与落寞。
"湘波暮黯风鬓瘦,羞斗玉奴颜色"运用湘妃的典故,形容水仙花在风霜中憔悴,不再与他人争艳。"寒泉漫荐,早怨咽、空江瑶瑟"进一步渲染了它的哀怨,仿佛泉水也在为它哭泣,瑶瑟的琴声空洞而悲凉。
最后,"祗葳蕤、冷抱冰心,可有春人知得"表达了水仙花虽冷艳孤芳,却无人理解其内心深处的春天般的情感,流露出深深的无奈与寂寥。整首词以水仙花自比,寓言了作者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个人命运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