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花词二首(其二)

随风为白雪,入水化青萍。

无限离人意,长亭又短亭。

上天如白云,入水化萍叶。

云萍无定踪,如何不愁妾。

盈盈墙下桃,花落子留树。

薄命似杨花,随风不知处。

朝扑绮罗衣,夕委黄尘道。

不知长江上,化作浮萍草。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以柳花为题,描绘了柳花随风飘散、入水化为青萍的情景,寓含着离别与漂泊之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柳花比作离人,表达了对离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随风为白雪”,以“白雪”形容柳花在春风中的轻盈洁白,暗示离人的纯洁与美好。次句“入水化青萍”,则形象地描绘了柳花落入水中,化为青萍的过程,象征着离人离别后,如同青萍般漂泊不定的命运。

接着,“无限离人意,长亭又短亭”,通过“长亭”与“短亭”的对比,强调了离别之路的漫长与频繁,进一步深化了离人的孤独与哀愁。而“上天如白云,入水化萍叶”两句,则以白云与萍叶的比喻,表达了离人命运的无常与漂泊。

“云萍无定踪,如何不愁妾”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离人命运的担忧与不舍。接下来,“盈盈墙下桃,花落子留树”以桃树的比喻,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虽短暂,却留下了永恒的记忆,同时也暗含了对离人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最后,“薄命似杨花,随风不知处”将离人比作随风飘散的杨花,表达了对离人命运的同情与哀怜。“朝扑绮罗衣,夕委黄尘道”则通过对比,展现了离人命运的多舛与艰辛。“不知长江上,化作浮萍草”以长江上的浮萍草为喻,形象地描绘了离人最终漂泊无依、无所归宿的结局。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柳花这一意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表达了对离别与漂泊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离人命运的深切同情。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杨柳词二首(其一)

扬子江边杨柳条,风前学舞斗纤腰。

来往游人攀折少,也胜种在灞陵桥。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萧]韵

杨柳词二首(其二)

袅袅翠腰柔,春来舞到秋。

郎行莫回顾,中有断肠愁。

一缕一缕愁,千丝千丝苦。

宁见章台春,莫逢灞陵雨。

形式: 乐府曲辞

柳枝词(其一)

一送离人折一枝。长条折尽短条衰。

飞花自是浮萍草,莫向尊前怨别离。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柳枝词(其二)

门前杨柳欲藏鸦。可恨萧郎不在家。

妾有蛾眉如柳叶,郎今踪迹似杨花。

形式: 词牌: 杨柳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