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时极菜园

春风吹春春雨肥,畦南畦北腻如脂。

日食都无万钱费,先生自有畦中芝。

朝为羹、暮为糜,软蒸烂煮皆所宜。

撑肠拄腹卧不得,夜半起舞还生悲。

可怜四海多疮痍,民财已竭民力疲。

烹龙炮凤日不足,肉食诸公知不知。

君不见,咬得此根事可为,岂无大道能济时?

先生莫守千瓮韭,要令四海无寒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明代岳正的《吴时极菜园》描绘了一幅春天菜园丰收的景象,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对园艺的热爱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首句“春风吹春春雨肥”,形象地写出春雨滋润下的蔬菜生长旺盛,满园青翠。“畦南畦北腻如脂”进一步描绘了菜蔬肥美,如同油脂般诱人。

诗人通过“日食都无万钱费,先生自有畦中芝”赞美主人的勤劳和自给自足,即使生活简朴,也能从菜园中获得满足。然而,“朝为羹、暮为糜,软蒸烂煮皆所宜”又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尽管菜肴简单,却足以填饱肚子,甚至到了“撑肠拄腹卧不得”的程度,但仍不忘“夜半起舞还生悲”,流露出对社会不公的忧虑。

诗中“可怜四海多疮痍,民财已竭民力疲”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困苦,而“烹龙炮凤日不足,肉食诸公知不知”则批评了权贵们的奢侈浪费,不顾百姓疾苦。最后两句“君不见,咬得此根事可为,岂无大道能济时?”呼吁人们关注民生,寻找解决之道,不要只顾眼前小利,要有济世救民的大道。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既有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又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收录诗词(174)

岳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杨氏忠孝堂

故人尺素来朔方,邀我为赋忠孝堂。

忠孝将军身姓杨,虎头猿臂八尺长。

父兄子弟镇边疆,门阀上拟郭汾阳。

尔来分阃才三霜,解使声名如许香。

平生最笑马与臧,鸣剑抵掌无乃狂。

骁捷不数王彦章,方略仅许赵破羌。

前年耀兵青海傍,犬戎恃强来陆梁。

铁骑十万请自当,目眦磔裂须髯张。

弯弧射杀左贤王,马前系颈单于降。

战酣但见日色黄,一身那顾七十创。

捷书星飞达未央,诏许赤组绾金章。

吾闻功成名亦扬,丈夫忠孝莫此良。

华堂杰构摩空苍,巍然千载鲁灵光。

形式: 古风

张医士杏林图

匡庐之山高几许,香炉峰入青云里。

云里仙家传姓张,直向峰头开草堂。

堂前杏林接原野,尽是居人为栽者。

东风吹春春不住,千树万树飞红雨。

红雨飞残碧玉枝,黄金子结何离离。

仙翁富此知何用,年来半与贫穷共。

贫者不困病者痊,感恩欲报良无缘。

但愿花开复结实,仙翁一住三千年。

形式: 古风

题钓雪图

同云布天天为黑,泼染曾无烦粉墨。

自西自东自南北,溟溟蒙蒙昏四塞。

想天大兴役修月,并工不暇收琼屑。

小比人掌大比席,千片万片漫空瞥。

霎时下土深盈尺,岂无奇宝遭埋灭。

平田狐兔迷踪迹,纵是江山亦难别。

峰峦似堆水磨铁,园林树作鹅毛磔。

湖波彻底玻璃洁,铅池汞结灵砂液。

玉莲花瓣银潢辍,素龙改服霜丝掣。

吁嗟此境谁辩得,柳州诗豪诗家绝。

此诗此画妙同格,识者见之谁不说。

我独对此中肠热,罢官归耕岁三阅。

两夏才收十斛麦,满门良贱过半百。

坐是横罹原宪厄,强项懒草颜公帖,妻儿笑我谋生拙。

迩来三冬幸一白,来年来牟端可测。

鄙怀小觉为之释,题诗聊逭逋迟责。

逸驾敢尔攀前辙。

形式: 古风

临别

钦州命下,太夫人宜有万里之忧。正以不孝跽谢。

太夫人慨然自慰且有义命之诫。

拜违之旦,又戒家人以勿泣为送,直沽舟中韵以记之。

临别慈亲意,分明义割恩。

是非如可辩,得丧岂须论。

在汝须安命,诸孙足应门。

古来轲母训,何必胜斯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