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对西风、鬓摇烟碧,参差前事流水。

紫丝罗带鸳鸯结,的的镜盟钗誓。

浑不记、漫手织回文,几度欲心碎。安花著蒂。

奈雨覆云翻,情宽分窄,石上玉簪脆。朱楼外。

愁压空云欲坠。月痕犹照无寐。阴晴也只随天意。

枉了玉消香碎。君且醉。君不见、长门青草春风泪。

一时左计。悔不早荆钗,暮天修竹,头白倚寒翠。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诗人朱嗣发创作的《摸鱼儿》。从词中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情感和深沉的哀愁。

"对西风、鬓摇烟碧,参差前事流水。紫丝罗带鸳鸯结,的的镜盟钗誓。"

这几句描绘了一位女子在西风中轻抚着她的发髻,那些如同烟雾般的青色鬓发随风摇曳,而她心中则是参差不齐的往事如溪水一般流淌不息。她手中的紫丝罗带结成鸳鸯形,象征着一段深刻的情感纽带。而那镜子和钗上的誓言,则是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留恋。

"浑不记、漫手织回文,几度欲心碎。安花著蒂。"

诗人通过女子的手势表达了她内心的复杂情绪。她似乎在用手织造什么,但却无法清晰地记起往事,每当她的手指在丝线间穿梭,她的心就几乎要碎了一般。而那安静地开放在花蕊上的花朵,象征着她内心深处的平和与坚守。

"奈雨覆云翻,情宽分窄,石上玉簪脆。朱楼外。愁压空云欲坠。"

在这几句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情绪。如同无法阻挡的雨水覆盖着天空,女子的情感亦是宽广而深邃,但又不得不在狭窄的空间内沉淀。而那石头上的玉簪脆弱易碎,则象征着她脆弱的心灵。朱楼之外,她的愁绪如同压抑的云朵,随时可能坠落。

"月痕犹照无寐。阴晴也只随天意。枉了玉消香碎。君且醉。"

月光下,那些往日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但却如同梦境般虚幻不定。而她对待生活的态度则是顺其自然,任由阴晴。但在这平淡中,她内心深处的那份玉碎香消,则是无法挽回的痛苦。诗人以"君且醉"结束这一段落,是在劝慰自己或他人,在无尽的哀愁面前选择暂时的逃避。

"君不见、长门青草春风泪。一时左计。悔不早荆钗,暮天修竹,头白倚寒翠。"

最后几句中,诗人通过对过往之事的回忆,表达了深深的后悔。他提醒着自己或他人,不要忘记那些曾经在长门外青草地上与春风共泪的时光,那些错误的判断和选择,如今只能成为永远的遗憾。而未能早日悬挂荆钗以表决心,如今只得在暮色中修竹,头发已白,与寒冷的翠竹为伴,这一切都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尽思念。

收录诗词(1)

朱嗣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其祖先当建炎、绍兴之际,避兵乌程常乐乡(今浙江湖州)。宋亡前,专志奉亲,宋亡后,举充提学学官,不受。隐士。《阳春白雪》卷八录其词一首

  • 字:士荣(1234—1304)
  • 号:雪崖

相关古诗词

濯泉亭

风浪江头正激湍,小亭溪上水平宽。

濯缨不做弹冠想,一曲沧浪钓雪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会入天台里,看予度金山。

形式: 押[删]韵

八声甘州

听琤琤漏永,洗银林、梅英半寒收。

正蟾辉舒粉,云容缕色,切近妆楼。

人在东风伫立,悄悄独凝眸。

多少横斜影,萦绕江流。

只有清香暗度,堕髻簪珥玉,曾赋清游。

认瑶车冰辙,佳致肯延留。

指蓬山、青砂初转,望沧溟、羽佩一同舟。

仙娥许,酒渑与我,消尽春愁。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十二时慢

粉痕轻、谢池泛玉,波暖琉璃初暖。

睹靓芳、尘冥春浦,水曲漪生遥岸。

麝气柔、云容影淡,正日边寒浅。

闲院寂,幽管声中,万感并生,心事曾陪琼宴。

春暗南枝依旧,但得当时缱绻。

昼永乱英,缤纷解佩,映人轻盈面。

香暗酒醒处,年年共副良愿。

形式: 词牌: 十二时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