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校书吴县厅前冬日双开牡丹歌

君不见年年三月千丛媚,紫烂红繁誇胜异。

寻常人戴满头归,醉折狂分不为贵。

枝闲叶尽根空培,人情皆待明年开。

化工自有呼魂术,霜前唤下琼瑶台。

王母亲将金粉傅,麻姑齐借霓裳来。

主人盖是神仙才,不然此物胡为而来哉。

二姬劝酒谁引满,长洲懒吏先举杯。

多感同年与攀折,吟诗欲谢难轻发。

青宫校书方遁迹,代我作歌如锦拆。

他年吾辈功业成,与君共作骑鲸客。

形式: 古风

翻译

你可曾看见每年三月间,千万丛花儿娇艳无比,紫色和红色争奇斗艳。
普通人摘满头带回家,即使喝醉也不觉得珍贵。
花朵虽凋零,枝叶空留,只因人们期待着明年的盛开。
大自然有神奇的力量,能在寒霜之前召唤它们从仙境降临。
王母娘娘用金粉装饰,仙女麻姑也借来霓裳助兴。
主人定是仙人才华横溢,否则这些花儿怎会来到人间。
两位美姬劝酒,无人能满斟,长洲懒散的官吏率先举杯。
感激同年好友的攀折,但吟诗酬谢却难以轻易出口。
我在皇宫校书时已隐退,代我写下这首如锦绣般的诗篇。
将来我们功成名就,一起做那乘鲸遨游的仙人。

注释

年年:每年。
三月:春季的第三个月。
千丛媚:形容花丛繁多,娇艳动人。
醉折:喝醉后折花。
明年:来年。
化工:自然的力量。
琼瑶台:传说中的仙境。
金粉:贵重的化妆品。
霓裳:华丽的服装。
神仙才:具有超凡才华的人。
同年:同一年出生或入学的人。
轻发:轻易地答应或承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牡丹盛开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花卉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生命力度的赞叹。开篇“君不见年年三月千丛媚,紫烂红繁誇胜异”两句,直接把读者带入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牡丹世界,其中“千丛媚”和“紫烂红繁”形容了花朵的美丽与繁盛,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诗中还通过“寻常人戴满头归,醉折狂分不为贵”等句子,表达了人们对于牡丹这种珍奇之物既有追捧又有淡然的态度。这里的“醉折狂分”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价值观的生活态度。

而在“枝闲叶尽根空培,人情皆待明年开”两句中,诗人展现了对生命力和希望的深刻感悟。牡丹虽已凋零,但人们期待着来年的再次绽放,这是对生命不竭的赞歌。

接下来的“化工自有呼魂术,霜前唤下琼瑶台”等句子,则带有一种神话色彩。王母亲将金粉傅在牡丹上,麻姑借来霓裳,这些都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超自然的崇拜和向往。

诗人自问“主人盖是神仙才,不然此物胡为而来哉”表达了对主人的推崇,同时也是对这牡丹之奇异、难以用常理解释的一种赞美。

后半部分则更多地融入了个人情感和生活场景,如“二姬劝酒谁引满,长洲懒吏先举杯”等句子,描绘了一种闲适的宴饮场景,诗人与友人共同享受着牡丹盛开带来的美好时光。

而在结尾处,“他年吾辈功业成,与君共作骑鲸客”则展现了诗人对于未来美好的憧憬和期待,这里的“骑鲸客”象征着一场成功的宴会,预示着未来的成功与喜悦。

总体而言,此诗不仅是对牡丹这一自然景物的赞美,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展现。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和杨遂贺雨

我罢内庭职,出临永阳民。

永阳民虽庶,未免多饥贫。

富之既无术,龊龊为谨身。

可堪今夏旱,如燎复如焚。

厥田本涂泥,坐见生埃氛。

稚老无所诉,嗷嗷望穹旻。

食禄忧人忧,蚤夜眉不伸。

促决狱中囚,遍祷境内神。

楚辞有山鬼,庙貌罗水滨。

胡法有浮图,寺宇连城闉。

斋庄命寮寀,供给抽俸缗。

鼓笛迎湫水,香花照金轮。

诚知非典故,且慰旱熯人。

偶与天雨会,霶霶四郊匀。

插秧复修堰,野叟何欣欣。

可办官赋调,亦免农艰辛。

燮调赖时相,感应由圣君。

于吾复何有,敢望歌颂云。

清流杨水部,德与我为邻。

仇香官位屈,何逊诗格新。

见投贺雨篇,言自人口闻。

夫君盖私我,过实岂相亲。

为霖非我事,职业唯词臣。

若有民谣起,当歌帝泽春。

庶使采诗官,入奏助南薰。

形式: 古风

官酝

为郡得官酝,月给盈三斛。

地僻少使车,时清罕留狱。

老大复迁谪,吾怀颇幽独。

婵娟楼上月,烂漫池边菊。

东院与西亭,翛翛风弄竹。

对此不开樽,骚人应恸哭。

独酌入醉乡,陶然瞑双目。

醒来成浩叹,胡为事口腹。

彝酒书垂诫,群饮圣所戮。

汉文亦禁酒,患在糜人谷。

自从孝武来,用度常不足。

榷酤夺人利,取钱入官屋。

古今事相倍,帝皇道难复。

吾无奈尔何,更尽杯中渌。

形式: 古风

拍板谣

麻姑亲采扶桑木,镂脆排焦其数六。

双成捧立王母前,曾按瑶池白云曲。

几时流落来人间,梨园部中齐管弦。

管弦才动我能应,知音审乐功何全。

吴宫女儿手如笋,执向玳筵为乐准。

数声慢,仙人屐齿下云栈。

老狐腊月渡黄河,缓步轻轻踏冰片。

数声急,空江雹打渔翁笠。

鲛人泣对水精盘,满把珠玑连泻入。

划然一声送曲彻,由基射透七重札。

金罍冷落阒无闻,陇头冻把泉声绝。

律吕与我数自齐,丝竹望我为宗师。

总驱节奏在术内,歌舞之人无我欺。

所以唐相牛僧孺,为文命之为乐句。

形式: 古风

松江亭(其一)

登临陡觉挹尘埃,时有清风飒满怀。

螮蝀一条连古岸,玻璃万顷自天来。

寒光浩渺轻烟阔,绿玉参差远岫排。

南指闽山犹万里,远人归兴正无涯。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