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彦成赴召

一骑追锋下九重,手持丹诏紫泥封。

君王夜半应前席,郡国名高莫说功。

民吏不须留召父,朝廷久已知弱翁。

还如汉室中兴相,治行于今有祖风。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庭圭所作的《送魏彦成赴召》。诗中描绘了一位使者在夜晚急匆匆地追赶皇帝的车驾,手中拿着盖有紫色印泥的诏书,暗示着紧急的国事。皇帝深夜与臣子讨论,对臣子的名声和功绩表示了高度的认可。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魏彦成才能的高度赞扬,并且暗示朝廷对他的了解和信任。

接下来的诗句“民吏不须留召父,朝廷久已知弱翁”则进一步强调了魏彦成的能力和朝廷对他的信任,不需要担心他无法胜任职务,因为朝廷早已认识到他的价值。最后,“还如汉室中兴相,治行于今有祖风”将魏彦成比作汉朝复兴时期的宰相,暗示他将会带来良好的治理和风气,如同古代贤相一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巧妙的比喻,表达了对魏彦成才能和即将带来的积极影响的赞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朝廷明智决策的肯定。

收录诗词(854)

王庭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魏彦成座上忽见擒至吉水贼奉呈彦成

城上啼乌晓欲狂,楼前争看捷旗黄。

略驱部曲千馀骑,不折将军半段枪。

乐土异时为贼窟,太平今日有官方。

弱翁治行今如此,何待天边下凤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西园探梅三首(其一)

俯窥溪影忽横斜,仰看寒梅已放花。

未觉东风吹水面,早惊春色到天涯。

年时肌骨瘦如许,日暮烟云薄不遮。

折得一枝归静院,夜深玉颊照窗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西园探梅三首(其二)

东阁官梅未有诗,竹林斜出两三枝。

临风玉面如相识,残雪江头想更奇。

立尽小桥溪上影,谁将清调笛中吹。

犯寒倾倒先春色,万木寒凝冻不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西园探梅三首(其三)

一株斜压半檐茅,索笑谁堪著句嘲。

风度暗香浮远水,枝回嫩绿到新梢。

冰生处子精神外,玉立天涯雪月交。

吟处不须歌酒涴,柴门谁许野僧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