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二首(其二)

关陕雄藩未歃盟,江淮豪杰已鏖兵。

金盘泣下铜仙泪,璧月歌残玉树声。

斗柄西横文曲暗,天枢北转太阶明。

小臣解著中兴颂,怅望黄河几日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感兴二首(其二)》由元末明初诗人郑洪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深沉的历史忧思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首联“关陕雄藩未歃盟,江淮豪杰已鏖兵。”描绘了边疆与中原地区战事频仍的景象,虽未正式结盟,但豪杰们已在战场上激烈交锋,暗示了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

颔联“金盘泣下铜仙泪,璧月歌残玉树声。”运用了丰富的意象,金盘象征着富贵荣华,却在泣泪,铜仙代表着英雄人物,泪水滴落;璧月与玉树则分别代表了美好与高洁,歌声与乐声的消逝,暗示了美好事物的流逝与衰败。

颈联“斗柄西横文曲暗,天枢北转太阶明。”斗柄指向西,文曲星黯淡,意味着文化与道德的衰微;天枢向北转动,太阶明亮,预示着新的秩序或力量正在兴起,隐含着对变革与希望的期待。

尾联“小臣解著中兴颂,怅望黄河几日清。”诗人自称为“小臣”,表达了谦逊的态度,同时表明自己愿意为国家的复兴撰写颂歌。然而,面对黄河的浑浊,诗人不禁怅然若失,表达了对国家未来能否澄清、恢复繁荣的深深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动荡时局的忧虑、对文化衰败的感慨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期待与担忧,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收录诗词(55)

郑洪(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映雪斋

八窗阑槛倚冰梁,四座图书贝月光。

眼眩欲迷《黄竹赋》,神游疑在白云乡。

琼台花满潇潇下,石鼎茶烟细细香。

想得哦诗清镜里,霜娥一夜泣潇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悼圣福林

掀龙舞象下西天,傲睨烟霞八十年。

忍见琼林凋玉树,俄闻火井迸红莲。

草堂居士非凡客,兰若渊明是夙缘。

不及生刍浇奠酒,且将秋菊荐寒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梅道人平林野水图

浣花溪头车骑发,镜湖影里画图开。

有客相寻草堂去,何人却棹酒船回。

是处山林有真隐,如此风尘无好怀。

青袍不似黄冠乐,二老风流安在哉。

形式: 七言律诗

题盛叔章画

记得天台雁宕归,满山松露湿人衣。

十年眼底无林壑,今日画图看翠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