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与郯九成自姑苏来吴兴僧可传邀余陪游弁山之黄龙洞时有紫霞同席遂分韵得花字

盘屈度埼礒,嵚崟复谽谺。

龙居潜石洞,花暖护蜂衙。

峭壁生苍藓,清泉长赤砂。

松涛响云壑,竹翠滴桃花。

杖屦丹梯险,篮舆绿磴遮。

攀藤啸猿狖,并草卧麇麚。

绝顶望笠泽,倾溟想女娲。

遥天连岛屿,远水接蒹葭。

道士来邀坐,仙童为煮茶。

林深多虎迹,地僻少人家。

对景诗情逸,寻芝道气遐。

窗幽尘不到,境胜兴无涯。

堪种茅山术,宜栽邵圃瓜。

宝书传正法,灵剑挂青蛇。

径滑崎尤峻,苔荒突又洼。

淙淙流暗涧,聒聒叫鸣蛙。

下岭日欲落,登舟路更赊。

平田飞白鹭,别墅宿归鸦。

犬吠柴门近,鹃啼野树斜。

菜畦黄扑簌,麦垄碧交加。

老态倦跋涉,衰形独叹嗟!

山翁荷锄锸,村妇倚篱笆。

驻舫携红袖,停杯挟紫霞。

金炉薰笃耨,玉手弄琵琶。

错落倾香酿,玻瓈插艳葩。

歌姬声缥缈,醉客笑喧哗。

击柝城将闭,吹笳鼓尚挝。

卷帘风灭烛,湿幔雨垂麻。

今日虽云乐,他年还共誇。

更阑归去速,灯影照笼纱。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赵奕的《玉山与郯九成自姑苏来吴兴僧可传邀余陪游弁山之黄龙洞时有紫霞同席遂分韵得花字》描绘了弁山黄龙洞的自然美景和游历之趣。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洞内外的景色,从岩石、花木、水流到松竹,再到登山的艰难与沿途的生物,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诗的开头“盘屈度埼礒,嵚崟复谽谺”描绘了山势的险峻与曲折,接着“龙居潜石洞,花暖护蜂衙”则通过想象中的龙与蜜蜂,增添了神秘与生机的氛围。随后,“峭壁生苍藓,清泉长赤砂”进一步展示了山洞内外的自然景观,既有苍翠的植被,又有清澈的泉水与赤色的砂石,对比鲜明。

“松涛响云壑,竹翠滴桃花”则通过听觉与视觉的结合,描绘了山间的宁静与生机。接下来的“杖屦丹梯险,篮舆绿磴遮”则点明了登山的艰难,但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乐趣。

“攀藤啸猿狖,并草卧麇麚”描绘了与野生动物共处的场景,增加了自然界的生动感。“绝顶望笠泽,倾溟想女娲”则通过想象中的远眺与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广阔天地的向往与思考。

“遥天连岛屿,远水接蒹葭”继续扩展视野,展现了更加辽阔的自然景象。“道士来邀坐,仙童为煮茶”则引入了隐士与仙人的元素,增添了神秘色彩。“林深多虎迹,地僻少人家”则强调了山林的原始与人烟稀少。

“对景诗情逸,寻芝道气遐”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愉悦与对道家哲学的追求。“窗幽尘不到,境胜兴无涯”则赞美了环境的清幽与心灵的自由。“堪种茅山术,宜栽邵圃瓜”暗示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宝书传正法,灵剑挂青蛇”则可能象征着修炼与守护之道。

“径滑崎尤峻,苔荒突又洼”再次强调了登山的艰难,但也暗示了探索的乐趣。“淙淙流暗涧,聒聒叫鸣蛙”通过声音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生命的活力。“下岭日欲落,登舟路更赊”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旅程的延续。

“平田飞白鹭,别墅宿归鸦”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犬吠柴门近,鹃啼野树斜”则通过动物的声音,增添了生活气息。“菜畦黄扑簌,麦垄碧交加”则展示了农田的丰收景象。

“老态倦跋涉,衰形独叹嗟!”表达了诗人对年老体衰的感慨,但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山翁荷锄锸,村妇倚篱笆”描绘了农夫与农妇的生活场景,充满了田园诗意。“驻舫携红袖,停杯挟紫霞”则可能描绘了宴饮的场景,充满了欢愉与浪漫。

“金炉薰笃耨,玉手弄琵琶”则通过细节描绘了宴会的奢华与艺术氛围。“错落倾香酿,玻瓈插艳葩”则通过酒与花的意象,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美丽。“歌姬声缥缈,醉客笑喧哗”则通过声音与笑声,描绘了宴会的欢乐气氛。“击柝城将闭,吹笳鼓尚挝”则通过夜幕降临的场景,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活动的结束。

“卷帘风灭烛,湿幔雨垂麻”则描绘了夜深人静的景象,通过自然现象的描写,增添了诗的意境。“今日虽云乐,他年还共誇”表达了对当前快乐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回忆的期待。“更阑归去速,灯影照笼纱”则通过时间的流逝与归途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与游历之趣,还融入了对人生、自然、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与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收录诗词(7)

赵奕(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窗写怀

幽窗谈笑话平生,三十年间几度更。

白发满头今已老,青山排闼故多情。

桃花灼灼应无语,春雨萧萧尚未晴。

明日扁舟携好酒,南村笋蕨正堪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闻梅涧住弁山祥应宫

石磴悬崖人迹稀,林深地僻绝尘机。

井边丹灶千年冷,窗外山云尽日飞。

老虎每来廊下走,黄龙常向洞中归。

先生有道开门坐,松响瑶笙月满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游玉山佳处写赠仲瑛

我爱玉山奇绝处,碧梧翠竹映阑干。

轩窗傍水琴书静,楼阁连云宇宙宽。

山色溟濛还淡淡,湖光潋滟自漫漫。

登临纵目无穷处,落日西风作暮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西湖竹枝词

湖头日日水光波,两两吴娃打桨过。

笑隔芙蓉不相识,向人犹自唱吴歌。

形式: 词牌: 竹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