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图

东吴妙手不可得,省郎山石兵曹竹。

唐侯座上偶相逢,并写秋光归一幅。

丛篁擢玉分弯环,怪石立铁支孱颜。

笔锋挥霍斩绝外,意匠回斡苍茫间。

物情境态精描貌,紫蔓青苔见班驳。

凤雏濯濯散毛羽,稚子差差露头角。

人生会遇安可常,一时合景如干将。

千年崖谷注明月,九夏庭馆寒飞霜。

唐侯特达参朝政,两君高致谁能并。

嗟哉奇绝真二难,此石此竹谁当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竹石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竹石画面。首句“东吴妙手不可得”赞美画师技艺高超,难以寻觅。接下来的诗句“省郎山石兵曹竹”暗示了画中内容,既有山石又有竹子,可能出自官员或文人之手。

“唐侯座上偶相逢,并写秋光归一幅”描绘了画面在某次聚会中被创作出来,捕捉了秋天的景色。诗人接着细致描绘画面:“丛篁擢玉分弯环,怪石立铁支孱颜”,形象地刻画出竹子挺拔和石头奇特的样子。

“笔锋挥霍斩绝外,意匠回斡苍茫间”赞美画家的笔触豪放,构图巧妙,将广阔的空间感融入画中。诗人进一步称赞画中细节的生动:“物情境态精描貌,紫蔓青苔见班驳”,竹子与苔藓的色彩斑驳,增添了画面的层次。

“凤雏濯濯散毛羽,稚子差差露头角”运用比喻,竹子像初生的凤凰,青涩而生机勃勃,而小竹笋则象征着未来的希望。诗人感慨“人生会遇安可常”,暗示这样的艺术佳作难得一见。

最后,诗人高度评价画作的价值:“一时合景如干将”,比作名剑,极言其珍贵;“千年崖谷注明月,九夏庭馆寒飞霜”形容其意境深远,超越时空。结尾处,诗人盛赞唐侯的独特眼光和两位艺术家的卓越才能,感叹这幅竹石图的奇妙与罕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竹石图》的艺术魅力,表达了对画家技艺和作品的深深敬佩。

收录诗词(2515)

刘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慈乌叹

台前柏树八九株,树上百千啼老乌。

乌能返哺本孝鸟,奈何朝夕争喧呼。

夕眠昼坐不得息,有时奋疾试一驱。

东枝乍起西枝落,去不能远仍旋趋。

岂无弓与缴,尔独不我虞。

嗟哉慈乌尾毕逋,借尔柏树生汝雏。

雏成报汝劳与劬,便当归飞东海隅。

海隅有山从尔居,悯尔至孝惜尔愚,慎尔利口毋趑趄。

形式: 古风

次周所安寄短歌

周郎春兴醲如酒,绕屋陂塘种杨柳。

忆曾相过赏东风,手引流霞?北斗。

当时不省生远愁,花下起舞回高秋。

长松挂月出石岭,清夜醉倒东溪头。

别来几度秋风发,却怪音书望中绝。

行人马上念乡关,九月居庸洒飞雪。

羡君一门如棣花,石室旧藏书五车。

昨来寄我三百字,字墨矫矫犹翻鸦。

我惭衰迈成漂泊,钓水耕山负前约。

山林啸傲方日长,慎勿白首悲冯唐。

形式: 古风

题春船出峡图为刘彦祥作

春船出峡声嗷嘈,众工力险齐所操。

两崖牙角不可触,直指洄洑乘虚涛。

瞥然势脱千丈落,万叠青山去如掠。

海门东望正滔滔,便驾云帆纵寥廓。

形式: 古风

题晴峰双涧图寄故里刘存大秀才

一峰巉岩白云中,双涧下出蟠西东。

湍撞石斗雷电激,白日虚谷回松风。

风声浩汹泉声合,飞蔓樛枝青匝沓。

岩深路暗不逢人,似有呼猿在相答。

此图此景真绝奇,彷佛梦中曾见之。

手招仙人赤松子,照影太乙莲花池。

只今怀禄未能往,日日凭高增怅怏。

故山更在彭蠡外,武姥仙坛俨相向。

仙坛楼阁开岧峣,流水百折通溪桥。

我家草堂小河口,白沙翠竹寒萧萧。

瓜畦桑坞带原陆,五月柴门映江绿。

田翁稚子笑相迎,醉折山花唱村曲。

缅思此乐安得同,万里愁绝孤飞鸿。

卷图却寄山中客,他日来寻黄绮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