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狱中赋萱》由金末元初的诗人王庭筠所作,通过描绘萱草在狱中的生长状态,表达了诗人身处困境时的坚韧与希望。
首句“沙麓百战场,舄卤不敏树”,以沙麓上的战场和盐碱地为背景,暗示了环境的恶劣与残酷,同时也预示着诗人的处境并不轻松。接着“况复幽圄中,万古结愁雾”进一步渲染了监狱内的压抑氛围,仿佛万古的愁绪凝聚成雾,弥漫在空气中。
“寸根不择地,于此生意具”描述了萱草即使在寸土之间也能顽强生长,展现出生命的韧性。萱草的婆娑身影在绿云般的枝叶间摇曳,仿佛是金凤未去的象征,寓意着即便在逆境中,也有一丝希望与美好。
“晚雨沾濡之,向我泫如诉”写出了萱草在晚雨中的滋润与哀诉,仿佛在向诗人倾诉内心的苦楚与渴望。最后,“忘忧定漫说,相对清泪雨”则表达了诗人对萱草的同情与共鸣,虽然萱草能让人忘忧,但在现实的困境中,这种安慰显得无力,诗人只能与萱草相对,泪水如雨般落下,流露出深深的无奈与悲凉。
整首诗通过对萱草在狱中生长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植物的生命力,更寄托了诗人面对艰难困苦时的坚韧与希望,以及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