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仲宣见赠

头白江南醉司马,宽心时复唤殷兄。

寒潮不应淮无信,客路相随月有情。

未许低头拜东野,徒言饮酒胜公荣。

好诗恶韵那容和,刻烛应须便置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在江南白发如霜的醉司马,时常宽慰自己时会呼唤殷兄。
寒冷的潮水不回应淮河的期待,旅途中的月亮却始终相伴有情。
我不会轻易向东野低头致敬,只说饮酒能胜过公荣的名声。
赞美好诗而贬低劣韵怎能容忍和解,应该立刻举杯畅饮以示赞同。

注释

司马:古代官职名,这里指诗人自称。
殷兄:朋友或兄弟的称呼,表示亲密关系。
淮无信:淮河没有回应,可能暗指期待落空。
客路:旅途,指诗人的漂泊之路。
东野:可能指诗人尊敬的某位文人。
公荣:可能是另一位著名文人,以其声誉为比较对象。
恶韵:指诗歌中不佳的韵律。
刻烛:形容才思敏捷,像在蜡烛燃烧完之前完成诗作。
置觥:放下酒杯,表示赞同或欣赏。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幽默自嘲与深厚情谊的特点。诗中“头白江南醉司马”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的淡泊名利,也透露出他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宽心时复唤殷兄”则是表达对旧友的情意绵长。

“寒潮不应淮无信”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人世间的无常与不可预测。诗人借此抒发自己的感慨,既有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也蕴含着个人情感的流露。

“客路相随月有情”一句,以月亮作为时间和情感的见证,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行走在旅途上的深厚情谊。

“未许低头拜东野,徒言饮酒胜公荣”则是自嘲自己不愿屈服于世俗功名,宁愿以饮酒为乐,超越世间的虚名。

最后,“好诗恶韵那容和,刻烛应须便置觥”一句,通过对诗歌音韵的讨论,展现了诗人对艺术追求的态度,强调即使是佳作中的不协音节,也不可姑息,要勇于剔除,以达到完美。

总体而言,此诗展示了苏轼幽默、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他对友情和艺术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

土晕铜花蚀秋水,要须悍石相砻砥。

十年冰蘖战膏粱,万里烟波濯纨绮。

归来诗思转清激,百丈空潭数鲂鲤。

逝将桂浦撷兰荪,不记槐堂收剑履。

却思庾岭今何在,更说彭城真梦耳。

君知先竭是甘井,我愿得全如苦李。

妄心不复九回肠,至道终当三洗髓。

广陵阳羡何足较,只有无何真我里。

乐全老子今禅伯,掣电机锋不容拟。

心通岂复问云何,印可聊须答如是。

相逢为我话留滞,桃花春涨孤舟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赠梁道人

采药壶公处处过,笑看金狄手摩挲。

老人大父识君久,造物小儿如子何。

寒尽山中无历日,雨斜江上一渔蓑。

神仙护短多官府,未厌人间醉踏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龟山辩才师

此生念念浮云改,寄语长淮今好在。

故人宴坐虹梁南,新河巧出龟山背。

木鱼呼客振林莽,铁凤横空飞綵绘。

忽惊堂宇变雄深,坐觉风雷生謦欬。

羡师游戏浮沤间,笑我荣枯弹指内。

尝茶看画亦不恶,问法求诗了无碍。

千里孤帆又独来,五年一梦谁相对。

何当来世结香火,永与名山供井硙。

形式: 古风

次韵张琬

新落霜馀两岸隆,尘埃举袂识西风。

临淮自古多名士,樽酒相从乐寓公。

半日偷闲歌啸里,百年暗尽往来中。

知君不向穷愁老,尚有清诗气吐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