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八首(其十三)

边人大半能胡语,胡骑年来亦汉装。

谁向青红毡帐里,单身缚得不花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疆特有的场景,反映出文化交流与交融的景象。"边人大半能胡语"表现了当地居民对异族语言的熟悉和接纳,"胡骑年来亦汉装"则暗示了胡人也开始效仿汉人的服饰习俗,体现了文化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

"谁向青红毡帐里"一句,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想象在那些色彩鲜艳的毡帐中,可能发生的戏剧性事件——擒获敌酋"不花王"。这里的"不花王"可能是敌方的首领,而"单身缚得"则展现了主人公或胜利者的英勇形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边疆的多元文化氛围和战争中的英雄气概,既有边地生活的独特风貌,又蕴含着诗人对边防治理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八首(其十四)

少年意气王千斤,铁棒曾穿万虏群。

壮士从来不病死,孤儿今属羽林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八首(其十五)

君侯生长在炎洲,塞外层冰草木愁。

祗怜军士犹寒色,腊尽辕门不御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游西山碧云寺作得悦字

端居滞文翰,久与赏心阕。

出沐乘休豫,寻幽展欢悦。

涉涧俯潺湲,攀峦面巀嵲。

邈哉神皋奥,居然灵境别。

夷峻疏深池,塞坎构崇棁。

浴室荡阳泉,冰井荫阴穴。

跻险惕暝昡,逃迥欣超轶。

密林嬉猿狝,远峰在虹霓。

宵看朝旭升,昼见昏星列。

蔀丰光乍熹,崖悬曜先晢。

景会万象昭,迹暌百虑绝。

岩栖庶可希,从兹谢尘辙。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古北口观降夷步射复戏马驰射至夜

潮河北来几千里,夹岸穹庐杂军垒。

传闻汉官旌节至,惊咄欢迎竞罗跪。

抹额貂皮并系腰,胡妇赤脚胡儿履。

中有老胡能汉语,瓣发一条银鼠尾。

告言天暖弓力弱,箭垛乞移三四咫。

蹲腰搊目满弯弧,箭箭齐奔月儿里。

当轩赐与锦缠头,汉人喝采胡人喜。

自矜长技正未竭,一跃上马事驰突。

珠帽半仄卖欹邪,铁骢骄嘶弄??。

可怜人马如争巧,人藏马腹马人立。

翻身倒卧马背上,马尾鬅松乱人发。

忽然马去不闻声,一路惊尘向空没。

满眼流星透烟雾,道是胡儿飞箭发。

想见天山射雕时,意气雄豪谁可越。

骑归人散悄无諠,卸却牙旗卷秋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