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张羽的《端午》描绘了农历五月乡村端午节的情景。首句“五月江村归梦长”,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端午节的到来更增添了思乡之情。次句“又从客里过端阳”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客居他乡的身份。
接下来,“石榴轻闪风前色,山艾时飘苑外香”两句,通过生动的视觉和嗅觉描写,展现了端午时节的节日氛围。石榴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色彩鲜艳,而山艾的香气则随风飘散到远处的园林,富有季节感和地域特色。
“竞水数舟那更急,穿花双蝶故多忙”描绘了端午赛龙舟的热闹场景,船只竞相疾驰,蝴蝶穿梭于花丛之间,增添了节日的活力与生机。
最后一句“儿童不省官中好,犹插朱符说故乡”,以儿童的视角收尾,他们还不懂得官府的繁琐,只知道插上朱符(端午佩戴的辟邪饰品)谈论着远方的故乡,流露出浓厚的亲情和乡土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端午节的风俗景象,以及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情感真挚,画面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