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彭时卿秀才

昔年待诏随公车,袖中独有平戎书。

当年肉食无上策,奇才剑客何时无。

从来谋国忌迂儒,遂令此贼稽天诛。

君能再陈治安策,亲丧未举宜何如。

休论忠孝不两立,一抔之土非难图。

莫但扣门来夜话,长缨终请羁单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庭圭所作的《赠彭时卿秀才》,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人才的重视。

诗的前两句“昔年待诏随公车,袖中独有平戎书”,描绘了诗人过去作为待诏官随从公车出行的情景,袖中藏着为平定外敌而撰写的策略。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军事策略的深思熟虑。

接着,“当年肉食无上策,奇才剑客何时无”两句,表达了对当时朝廷决策者的质疑,认为他们没有找到解决国家问题的最佳方案,同时也暗示了即使在乱世之中,仍不乏有才华的剑客和奇才。

“从来谋国忌迂儒,遂令此贼稽天诛”强调了在治理国家时应避免过于保守或迂腐的观念,否则会导致国家的敌人逍遥法外,受到应有的惩罚。

“君能再陈治安策,亲丧未举宜何如”则提出了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如果有人能够再次提出治理国家的策略,那么在亲人去世后,应该如何处理国家事务?

“休论忠孝不两立,一抔之土非难图”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忠孝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认为忠诚与孝顺并不矛盾,即便是埋葬亲人,也应以国家利益为重。

最后,“莫但扣门来夜话,长缨终请羁单于”表达了诗人希望贤才不仅在夜晚来访交流,更应该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最终能够擒获敌方首领,象征着对国家统一和强盛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忧虑、对人才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忠诚与孝顺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展现了其深厚的家国情怀和远见卓识。

收录诗词(854)

王庭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六月上浣陪王元勃舍人携客游青原山周秀实通判作韵语纪一时胜集奉次元韵

使君从千骑,伐鼓惊群偷。

前驱严虎节,夹道森蛇矛。

别驾工五言,句刮造化美。

笔法蟠高轩,银钩照窗几。

冠盖一时盛,秋旻罗众星。

寻思问祖意,米价作么生。

欲扣山中人,何由知彼岸。

残阳下峰顶,暮色蔼馀茜。

鸣珂出修竹,驱车转平原。

登临悲往昔,岂不多名贤。

独馀姜与颜,人品亦自胜。

溪流水溅溅,中堪理渔艇。

宾客随太守,风流几百年。

山间留绝唱,巨石枕横川。

形式: 古风

送刘义夫宰祁阳

浯溪寒翠拖碧玉,石崖硉矹凌苍霞。

次山奇文走霹雳,颜老健笔蟠蛟蛇。

凛如诮杞叱希烈,至今杰立天之涯。

公于其间宰民社,切勿但取文辞誇。

当用忠壮出奇节,县妖破胆莫敢哗。

官舟连樯泊溪口,符移星火如撒沙。

旧闻俗苦吏嚣恶,端能病政使不嘉。

先声入境若元气,顾见槎蘖皆萌芽。

溪中古月溪上石,照公清德无纤瑕。

溪流不尽石不老,佳名万古磨不窊。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次韵罗伯固听琴

焦桐初不受文理,弦以朱丝奇乃尔。

坐中忽闻太古音,宠辱顿忘那有耻。

官厅曾有一日闲,奏刀未觉肯綮难。

抱牍两衙凫雁退,目送飞鸿聊一弹。

爽气朝来如有约,幽林鸟语山间乐。

琴罢挥毫各赋诗,满袖珠玑何璀错。

晚风归袂失炎蒸,却忆冰壶此段清。

酒醒月白重开匣,更作松风夜雨声。

形式: 古风

彭青老往禾山读书所寓之室曰蛰庵为赋蛰庵诗一篇送之兼简白云元老

彭子担簦行有日,拄杖穿云风雨疾。

主人好事家有书,卷埒石渠吞藏室。

兹游远去栖碧山,头角未欲崭崭出。

泥蟠谷底茅屋深,丹崖青壁几千寻。

白云老元坐禅窟,笑汝犹作书生吟。

峰头别打禾山鼓,唤起蛟龙趁云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