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诸功臣像二十六首(其二十一)故资政大夫都察院左都御史赠太子太保戴恭简公珊

敬皇急治理,虚怀寄群公。

造膝日有陈,心腑一华容。

浮梁乃亚之,有召无不双。

薆语可易传,往往回重瞳。

国体既以尊,台纲亦从崇。

从容乞骸骨,怃然恻帝衷。

有身但殉君,何必首故垄。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对功臣的颂扬与缅怀之情。诗人王世贞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已故资政大夫、都察院左都御史、赠太子太保戴恭简公珊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

首句“敬皇急治理,虚怀寄群公”,开篇即点明了皇帝急于治理国家的心志,同时展现出对大臣们的信任与期待,希望他们能共同辅佐治理国家。

“造膝日有陈,心腑一华容”两句,形象地描绘了皇帝与大臣们密谈的情景,强调了君臣之间的沟通与信任,以及大臣们为国家献策的诚意。

“浮梁乃亚之,有召无不双”则进一步展现了大臣们的忠诚与勤勉,即使在偏远之地,也随时准备响应朝廷的召唤,体现了他们对国家的赤诚之心。

“薆语可易传,往往回重瞳”两句,通过描述大臣们的谏言虽深奥却易于传达,且常常能触动皇帝的内心,展现了君臣之间思想的共鸣与理解。

“国体既以尊,台纲亦从崇”强调了国家体制的尊严与重要性,同时也表明了朝廷制度的严谨与尊崇。

“从容乞骸骨,怃然恻帝衷”描绘了大臣们在年老或身体不适时,请求退休的情景,皇帝对此感到惋惜与不舍,体现了君主对大臣的深厚情感。

最后,“有身但殉君,何必首故垄”表达了对大臣们忠于国家、忠于君主的赞扬,认为他们即使在世时为国尽忠,死后也不必再追求名利地位,体现了对功臣们高尚品德的肯定与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功臣形象的描绘,以及对他们的赞美与怀念,展现了明代社会对忠诚、勤勉、智慧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体现了君主与大臣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咏诸功臣像二十六首(其二十二)故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赠太保杨文忠公廷和

蜀江汇岷峨,新都独神王。

十九读中秘,雅负公辅望。

五十备鼎铉,遂参焦李行。

皇天亦佳祸,阉武肆波荡。

穆驭穷遐迹,居守艰万状。

用藏体犹在,机密身不丧。

及乎弥留际,经纶始聊畅。

片纸缚元凶,余党皆砧盎。

一诏苏九垂,允矣救时相。

事久名始易,危身以奉上。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咏诸功臣像二十六首(其二十三)故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赠太保杨文襄公一清

杨公少颖脱,所职在文墨。

倏然受边寄,颇多殷褚惑。

战守境外专,安危幄中画。

逆竖擅天权,王公俱辟易。

振落股掌间,于中出奇策。

黄金若流水,出入恣所适。

颇采名流誉,兼收死士力。

老惫术亦穷,良为智者惜。

形式: 古风

咏诸功臣像二十六首(其二十四)故奉天翊运推诚宣力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南京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总督四省军务新建伯赠新建侯王文成公守仁

明有两文武,新建尤卓荦。

少多宏奇藻,而抱纵横略。

抗疏得投荒,精神始收着。

时清出奇遘,才真任恢拓。

唾手收逆王,易如秋振落。

虚怀绥叛酋,蔼若春磅礴。

信心见良知,千古开绝学。

俯仰宇宙内,卓然负先觉。

却顾素王宫,堂庑殊龙蠖。

形式: 古风

咏诸功臣像二十六首(其二十五)故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赠太师张文忠公孚敬

永嘉天人表,渥颜飘其须。

濩落湖海间,垂艾荐公车。

属当帝初元,尊亲意未舒。

一疏帝心动,再疏皇览俞。

片喙折众咻,五载拜三孤。

维时颇用壮,物情或不愉。

中收大珰权,万姓赖以苏。

旋表开国侯,戚畹从削除。

人主固明断,公实赞厥图。

笑彼富民侯,安足称庙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