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谁掘骊山起老师,竹林灯火共心期。
年来后学轻前辈,看彻皋比罢讲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乐雷发的作品,名为《与复古叔读横渠正蒙书(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学问传承和师生情谊的珍视。
“谁掘骊山起老师”一句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出师长在学术上的领袖地位,如同开辟山林一般,引导后学者。"竹林灯火共心期"则透露出师生之间共同研读经典、交流思想的情景,竹林和灯火营造了一种恬静而专注的学习氛围。
“年来后学轻前辈”表达了诗人对先辈学者成就的敬畏之情,认为自己的学问远不及前辈。"看彻皋比罢讲时"则展现了诗人认真学习、深入理解古籍经典的态度,以及在讲解学问时的专注和投入。
整首诗通过对师生关系和学术传承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之情。
不详
汉族。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入选《宋百家诗存》、《南宋群贤小集》。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很多诗,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浓厚的屈原《离骚》遗风,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他的民本思想,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代表作有《雪矶丛稿》、《状元策》、《乌乌歌》、《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
大袖褒衣走浙淮,何人不识鹤山来。
只今心印谁传得,自摺通书拨篆灰。
吟了南楼到库楼,塞云边月困雕锼。
只今南北无诗禁,曾有新编遏鞑不。
姜夔荒冢白蘋深,鸑鷟无声结绿沈。
拟向鄱阳寻后杜,只招张叟听君吟。
绿水池边旧钓矶,何时归去濯征衣。
千年城郭应无恙,祇怕风尘老令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