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深经夏不融雪,江阔架筒难入城。

形式: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崖壁之景与江水的辽阔,透露出一种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之美。

“崖深经夏不融雪”,这句话通过描述深崖在夏季仍然不融化的积雪,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持久。深崖之高,积雪之厚,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季,也难以融化,这不仅体现了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化。

“江阔架筒难入城”,则以宽阔的江面为背景,通过“架筒”这一动作,形象地描绘了人们为了跨越江河而搭建简易渡桥的情景。然而,这样的桥梁难以直接通达城市,意味着交通的不便或地域的隔阂。这一句不仅展现了江河的广阔,也隐含了对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深崖与江水的特点,以及人与自然的互动,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观察和深刻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状态和地域限制的反思。

收录诗词(2)

李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蟠龙山

独卧粤南天尽头,吞吐清气压林丘。

风云上下三千丈,雾雨西南十六州。

古涧有泉穿石冷,阴崖无暑满山秋。

我来结构山亭下,时复凭栏看未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飞云山

曳曳溶溶绕翠微,朝朝暮暮满山飞。

于今待汝为霖雨,莫向山中变白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临桂白云洞

□崖高瞰白云溪,洞穴通天路崄巇。

雨未作霖天下旱,玉龙蟠此少人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万里波光外,孤城南极西

数点晴明天外国,一帆风信舶家舟。

形式: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