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携手孤峰蹑紫霞,船来陆到总无差。
从教庐阜传三笑,要学双林会一家。
格物隐然参柏子,餋心即是炼丹车。
莫将门户论分别,鼎踞蒲团且啜茶。
这首元代尹廷高的诗描绘了一幅超凡脱俗的场景:诗人与方外的芥室和尚和玉溪道士在新建成的堂中相聚,一同登临玉井峰,共享紫霞般的仙境。他们乘坐小船或步行,无论方式如何,都能抵达这清幽之地。诗人倡导的是超越门户之见的交流,强调心灵契合的重要性,如同禅宗的“三笑”和佛教的双林会,大家在茶香中忘却言辞,达到一种默契的合一。
"格物"和"餋心"表达了对自然和内心的深入体悟,仿佛通过参禅和修炼,诗人与朋友们在品茗之间提升自我,体验着道家的丹道修炼。最后,诗人以不拘泥于派别,围坐蒲团品茶作结,展现出一种随和而深邃的境界,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不详
廷高,别号六峰。其父竹坡,当宋季以能诗称。仲明遭乱转徙,宋亡二十年,始归故乡。尝掌教于永嘉,秩满至京,谢病归。所著有《玉井樵唱正续稿》。自题其卷首云:「先君登癸丑奉常第,宦游湖海,作诗凡千馀首。丙子,家燬于寇,遗编散落,无一存者。仅忆《秋日寄僧》一联曰:『白蘋影蘸无痕水,黄菊香催未了诗。』先业无传,雅道几废,不肖孤之罪也。」观此,则仲明诗学,有自来矣
鸭绿江头往事空,燕丹墓侧几秋风。
乾坤战骨何曾朽,苍海馀哀未有穷。
黑志可能忘小国,赤心聊复慰孤忠。
悠悠遗恨人千古,回首金瓯夕照中。
一道藜光照座寒,东风吹入五云斑。
何时又渡桑乾水,他日无忘饭颗山。
挥翰风流三岛客,种花消息数年间。
开尊莫负湖山约,握手朱楼绿树湾。
人去骑箕传世久,空岩何事挂飞泉。
四时变作无穷景,一去空濛太素天。
妙处已无诗可说,望中未信画能传。
虽然不复为霖雨,犹作西郊大有年。
青衫未著且仝征,坐对吴山晚倍明。
晓市鱼虾官锞足,春江鸥鸟客吟清。
胸中老气吞银浪,句里西风带赤城。
烟树迷茫空惜别,阳关歌罢暮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