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九日登山小酌

老怀多感惊佳节,病骨宜寒喜薄霜。

玉脍齑中橙尚绿,彩猫糕上菊花黄。

几年虚负登高兴,何许重寻落帽狂。

浅酌易醒归薄暮,又成支枕独焚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年迈的心在佳节时分感触颇深,病弱的身体却因微凉的薄霜而感到适宜。
切成细片的鱼肉配着还是绿色的橙子,彩色糕点上点缀着黄色的菊花。
过去几年白白错过了登高赏景的乐趣,何时能再次找回那种忘我狂欢的心情。
浅尝辄止容易在黄昏时分醒来,只能独自一人对着枕头点燃香火。

注释

老怀:年迈的心情。
感:感触。
佳节:美好的节日。
病骨:病弱的身体。
宜寒:适宜寒冷。
喜薄霜:喜欢微凉的霜气。
玉脍:切成细片的鱼肉。
齑:碎末。
橙:橙子。
尚绿:仍然是绿色的。
彩猫糕:彩色糕点。
菊花黄:菊花已经变黄。
几年:过去几年。
虚负:白白错过。
登高兴:登高赏景。
何许:何处,何时。
落帽狂:古代重阳节登高时脱帽狂欢的习俗。
浅酌:浅尝辄止。
醒:醒来。
归薄暮:在黄昏时归来。
支枕:靠着枕头。
独焚香:独自点燃香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壬子九日登山小酌》,表达了作者在老年时对佳节的感慨和身体状况下对清凉秋意的喜爱。首句“老怀多感惊佳节”直接抒发了诗人因年老体衰而对节日的到来感到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也有对节日习俗的怀念。

“病骨宜寒喜薄霜”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身体状况,病弱之躯更偏爱微凉的秋霜,反映出诗人坚韧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亲近。接下来两句“玉脍齑中橙尚绿,彩猫糕上菊花黄”,通过写实的饮食细节,展现了节日的气氛,橙子虽已微黄但依然清新,菊花糕上的黄色则象征着秋天的丰收和节日的色彩。

“几年虚负登高兴,何许重寻落帽狂”回忆过去未能尽情享受登山的乐趣,流露出对往昔豪情的追忆和遗憾。最后一句“浅酌易醒归薄暮,又成支枕独焚香”描绘了诗人独自饮酒后,夜幕降临,只能点燃香火,孤独地度过这个夜晚,画面凄清,寓含了诗人深深的孤寂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个人的身心感受,细腻地描绘了重阳节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岁月流转、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壬戌正月十四日

老子居然健,上元如许晴。

湖平波不起,天阔月徐行。

散发渔舟稳,临风野笛清。

安能拥笳鼓,万里将幽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壬寅新春

半生常是道边人,岁晚初收事外身。

浊酒一杯聊永日,小园三亩亦新春。

尚无枕寄邯郸梦,那有衣沾京洛尘。

门外烟波三百里,此心惟与白鸥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天申节前三日大圣慈寺华严阁燃灯甚盛游人过于元夕

万瓦如鳞百尺梯,遥看突兀与云齐。

宝帘风定灯相射,绮陌尘香马不嘶。

星陨半空天宇静,莲生陆地客心迷。

归途细踏槐阴月,家在花行更向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天气作雪戏作

八十又过二,与人风马牛。

深知老当逸,孰谓死方休。

细衲兜罗袜,奇温吉贝裘。

闭门薪炭足,雪夜可无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