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河洛周郊会,风烟晋部邻。
人传种花县,地记跃鱼津。
梨枣知秋晚,桑麻验俗淳。
惟忧三载课,无术效臣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风光图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事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抒发。首句“河洛周郊会”指的是河南省洛阳市附近的地区,那里举行了某种集会或庆典活动,显示出一片繁华与热闹的景象。“风烟晋部邻”则是描绘边塞的氛围,通过“风烟”的字面传达了一种淡远和神秘感。
接下来的两句“人传种花县,地记跃鱼津”,一方面讲述了当地居民在田间播种花朵,另一方面则提到了“跃鱼津”这个地点,可能是指某个渡口或水域之处。这里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如同传递出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意象。
中间两句“梨枣知秋晚,桑麻验俗淳”,则是描绘农村的秋收景象和居民生活状态。梨、枣等果实成熟,暗示了时序已至深秋;而桑麻之类的经济作物也到了收获的季节,体现出一种对农业生产周期的关注,同时“验俗淳”则是说通过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可以窥见民风纯朴。
末尾两句“惟忧三载课,无术效臣恂”,诗人转而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和无奈。这里的“三载课”可能指的是连续三年发生的问题或灾害,而“无术效臣恂”则是说诗人作为一个官员,没有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只能感到内心的焦急和不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农村生活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个人的哀愁。
不详
宅隐羊昙墅,门连仲蔚蒿。
衔杯思左蟹,舒啸忆东皋。
楚桂风生穴,庄鱼浪溢濠。
平生丘壑志,终愿寄民曹。
去国三年恨,还台九死馀。
凄凉曾釜粟,感咽晏楹书。
鲋勺怀穷辙,鸡栖整故车。
惟当亲益友,叙阔费涟如。
解籍书林同遇春,茕茕孤影吊穷尘。
茂陵久卧添迟思,东观重归有戏宾。
争食已惭池鹜饱,忘机更待海鸥亲。
懑然末曲何能续,聊志当年并赋人。
半生多难窜民廛,北阙重来雪履穿。
木在沟中宁有间,人从河上更相怜。
尘栖绶笥昏馀采,虫食书縢脱故篇。
不敢对君重抚臆,孤怀同是一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