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其一)霅上秀邸溪亭

溪边屋。不浅不深团簇。野树平芜秋满目。

有人闲意足。旋唤一尊醽醁。菱芡煮来新熟。

归去来辞歌数曲。醉时无检束。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宁静美好图景。开篇“溪边屋,不浅不深团簇”便设定了一个适宜人居的环境,溪水不至于太浅或太深,而是恰到好处,周围环境也显得十分幽静。

接着,“野树平芜秋满目”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野树在秋天的景色里变得一片苍黄,平坦而广阔,这种景象充满了诗人的视线,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有人闲意足”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喜悦和满足。这里的人物形象是从容自在,无拘无束的,他的心情也随之得到充分的释放。

“旋唤一尊醽醁,菱芡煮来新熟”则描写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享受着简单而美好的生活。旋唤即是翻搅,一尊可能指的是酒杯,而醽醁则是一种陈年老酒的形容词。菱角和莲藕都是乡间常见的蔬菜,煮来新熟,则是诗人享受着这一餐简单而纯净的农家菜肴。

“归去来辞歌数曲”显示了诗人在离开这种环境时的心境。他不仅留恋这份宁静,更是在临别之际,以唱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歌曲来传递对这个地方的不舍和美好的回忆。

最后,“醉时无检束”则透露了诗人在饮酒过程中的放松和自由。他在醉酒的时候没有任何拘束,无需遵循社会上的规矩,可以完全地释放自己,享受这一刻的快乐与自我。

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平淡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所获得的心灵满足。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谒金门(其一)老香堂和韵

秋已老。又是败荷衰草。客子安排归棹了。

回头烟树渺。檀板休教歌杳。金兽且教香绕。

一醉秋堂秋夜悄。从他霜漏晓。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喜迁莺

良辰佳节。问底事,十番九番为客。

景物春妍,莺花日闹,自是情怀今别。

只有思归魂梦,却怕杜鹃啼歇。

消凝处,正丝扬冉冉,寸肠千折。谩说。

临曲水,修竹茂林,人境成双绝。

俯仰俱陈,彭殇等幻,何计世殊时隔。

倚楼碧云日暮,漠漠远山千叠,沈醉好,又城头画角,一声声咽。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朝中措(其一)和自昭韵

春空一鸟落云干。只遣客心酸。

芍药牡丹时候,午窗轻暖轻寒。

流光冉冉,清尊易倒,青镜难看。

谩道华堂深院,谁怜凤只鹓单。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朝中措(其六)老香堂和刘自昭韵

衰翁老大脚犹轻。行到净凉亭。

近日方忧多雨,连朝且喜长晴。

谩寻欢笑,翠涛杯满,金缕歌清。

况有兰朋竹友,柳词贺句争鸣。

形式: 词牌: 朝中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