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景山学斋

天外鸦声渡苑墙,千林晚景送斜阳。

云光乍与山颜紫,霜意犹容瓦色黄。

窥户月华连北极,隔棂虫响尽东箱。

沧江青琐俱无著,漫听西风玉漏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夜晚在景山学斋中的所见所感。首句“天外鸦声渡苑墙”,以远处的鸦鸣声打破静谧,暗示了学斋周围的环境宁静而略带寂寥。接着,“千林晚景送斜阳”描绘了夕阳余晖洒满千树,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美的氛围。

“云光乍与山颜紫,霜意犹容瓦色黄”两句,通过色彩的变化,进一步展现日暮时分的景色,云彩与山色交织成紫色,屋瓦在秋霜中仍保留着淡淡的黄色,富有深秋的韵味。

“窥户月华连北极,隔棂虫响尽东厢”写入夜后,月光透过窗户映照进来,仿佛与北极星相连,而虫鸣声则从东厢传来,增添了夜晚的生动与寂静。

最后,“沧江青琐俱无著,漫听西风玉漏长”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青琐(古代宫殿的窗格)和江水都似乎无法留住时间,只能任由西风吹过,听着漏壶(古代计时器)的滴答声,感受夜晚的漫长。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景山学斋夜晚的景色,寓情于景,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深深思考。

收录诗词(93)

梁章钜(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安圣寺

索居习寡欢,幽探答群竦。

轻舆转林箊,新术陟麦陇。

回岩忽扼塞,复涧仅容甬。

侧疑地脉尽,间出天宇耸。

朱曦隐重樾,紫雾露修栱。

溪山自一家,猿鸟若相拱。

涧户叩幽寂,庭幡惬飞动。

侵衣藓色润,阂履藤根巩。

窦泉有深清,檐竹无杂冗。

香厨闻斋钟,禅械破长拲。

云还鹤亦倦,泥滑鸿已翪。

归蹊逐明蟾,吟绪抽茧蛹。

形式: 古风

虎啸岩

首路平肩舆,伊轧如过艇。

延缘惑新蹊,恰有山灵请。

岚光露西岫,雨意接东岭。

始知集云关,尚在凌霄顶。

腾空横卓阔,俯覆作幽屏。

回身迷去踪,艮背诧来境。

谁烦巨灵擘,作此广厦迥。

法雨悬有声,宾曦悄无影。

镇心觅泉窦,惜力支茶鼎。

逢僧不言禅,说虎久无怲。

焉得山中人,招我蹈箕颍。

斯游固非偶,此意竟谁领。

颇嫌执图经,琐琐划八景。

形式: 古风

九仙山丹井歌

月烟黄黄日烟紫,井干苔绣辘轳毁。

湖漘澜翻失九鲤,九仙老衰叫不起。

当年呼龙饮龙津,金鎞刮海海似银。

虚皇押敕授栌简,井畔开明锁玉槛。

月炉忽报丹火青,白男赤女声娇儜。

此时此井湛复满,九仙掉头不肯管。

金天掣日玻璃摇,斜山风雨盘灵箫。

秦皇汉武汲不得,淮南鸡犬久垂隔。

火井萧寥丹井塞,铜盘仙人泪沾臆。

仙乎仙乎亦何益。

形式: 古风

鼓山绝顶望海歌

千山万山列眼底,倚天空碧不知止。

眼中沧海小如杯,海上浮云白如纸。

流虬一发来青青,鲲身隐约浮东宁。

天吴阳侯亿叵测,蜃楼倒矗蛟涎腥。

昨夜黑风吹海立,阴火难消水仙劫。

天末遥遥蜑客愁,浪头隐隐鲛人泣。

我欲乘风远扶抟,楼船突兀谁能攀。

徒有襟期偃溟渤,惜无长策回狂澜。

忽忆神仙隔缥缈,蓬莱清浅无人晓。

排云但望金银台,珊瑚枝老蟠桃小。

便要东搴若木华,群仙接引如虫沙。

拍肩教我洗毛髓,应龙十二空衙衙。

知不可得下山去,富贵神仙亦朝露。

不如呼酒东际楼,海月山风足良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