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别时悽怆之意十首(其九)

林邑回观山霭微,短亭杨柳弄晴晖。

遥怜一骑登途日,逐客人人泪满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在林邑之地回望,山间的雾气若隐若现。
短亭边的杨柳在晴朗的阳光下轻轻摇曳。

注释

林邑:古代地名,指越南中部地区。
霭微:淡淡的云雾。
短亭:小型驿站。
杨柳:春天的象征,也暗示离别之情。
晴晖:晴朗的阳光。
遥怜:远远地怜悯或思念。
一骑:一人骑马。
登途日:上路的日子。
逐客:被驱逐的人。
泪满衣:泪水打湿了衣服,形容悲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游山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之情。"林邑回观山霭微"一句,以轻盈的笔触勾勒出山色渐浓、雾气缥缈的画面,给人以宁静深远之感。而"短亭杨柳弄晴晖"则通过短小的亭子与摇曳的杨柳,传达了诗人在春光中的悠然自得。然而,从"遥怜一骑登途日"开始,情绪发生转折,一位旅者孤独地踏上归途,阳光之下显得尤为凄凉。最后,"逐客人人泪满衣"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怀念,每一个与诗人道别的人都让他心中充满了不舍和哀伤。

诗中的意象交织,情感真挚,通过山色、亭子、杨柳以及旅人的孤独形象,巧妙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离别的哀愁。这样的构思,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也展示了其在用词造句上追求意境与情感的完美结合。此外,诗中的语言质朴而不失优雅,每个字眼都透露出诗人对自然和人事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别时悽怆之意十首(其八)

去时吊古愚溪上,归日读碑浯水边。

不似柳州终抱愤,应同郭令欲扶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别时悽怆之意十首(其七)

几年竭节在颜行,去国谁怜道路长。

自是君心知魏尚,不应微谏待冯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别时悽怆之意十首(其六)

曾向花间醉玉卮,今年花发去年枝。

君恩不赐泥封诏,春物翻成满地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别时悽怆之意十首(其五)

漓水津头逢早春,桂林杨柳拂行尘。

西园无限芳菲树,皆作新花诗主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