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其四)

赏心佳处,登临地、千古人人都说。

何况江天来雪望,添得十分奇绝。

倚遍栏干,下窥寒镜,照我容颜拙。

举头惊笑,问天今是何节。

天外矗矗琼山,溶溶银海,上下光相接。

年去岁来频览为,何事今朝浑别。

坐蹴云茵,横牵绡幕,玉女来铺设。

公馀多暇,正堪同此风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最美的地方,人们常说,登高望远千百年。
更何况江天飘雪,景色更是奇特无比。
倚着栏杆,俯瞰寒冷的镜子,它照见我笨拙的容颜。
抬头惊讶,询问天空今天是什么节日。
天边耸立着如玉的山峰,银色的海面相连,上下光芒交接。
年复一年地欣赏,为何今日却全然不同。
坐着踏着云垫,横拉着薄纱帷幕,仿佛仙女在布置。
公务之余,正适合共赏这风月之美。

注释

赏心:心情愉快。
佳处:美景。
登临:登山或登高。
千古人人:无数代的人。
江天来雪:江面上飘落的雪花。
倚遍:靠遍。
寒镜:寒冷的水面或镜子。
容颜拙:容貌笨拙。
何节:什么节日。
琼山:洁白如玉的山。
溶溶:形容水波荡漾。
浑别:完全不同。
云茵:云做的垫子。
绡幕:轻薄的丝织帷幕。
玉女:仙女。
公馀:公务之余。
风月:美好的自然景色,也指男女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瀛所作,名为《念奴娇·其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致的欣赏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赏心佳处,登临地、千古人人都说。”这里描绘了一幅人们向往并赞不绝口的理想风景线。"何况江天来雪望,添得十分奇绝。”则是在这样的美好之地,又增添了雪景,使得景色更加奇特绝妙。

“倚遍栏干,下窥寒镜,照我容颜拙。”诗人在这奇绝的景致中,依靠着栏杆,透过冰冷的水面(或镜子)观察自己的容颜,感到有些笨拙。"举头惊笑,问天今是何节。”抬头望向天空,惊讶而笑,询问这是哪个季节。

“天外矗矗琼山,溶溶银海,上下光相接。”这里描写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景象,仿佛在天界之外,有着晶莹剔透的琼山和流动的银色大海,上下光芒交织。

“年去岁来频览为,何事今朝浑别。”诗人感叹时光匆匆,自己常来欣赏这样的景致,却在今天感到有些不同寻常。

“坐蹴云茵,横牵绡幕,玉女来铺设。”诗人坐在云似的小茵草地上,拖着轻薄的幕帘,而一位如玉般的女子款款来到,为诗人布置景致。

“公馀多暇,正堪同此风月。”最后,诗人邀请朋友一同有闲暇之时,共赏这美好的风光与月色。

收录诗词(86)

沈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画堂春.风中荷花

荷花含笑调薰风。两情著意尤浓。

水精栏槛四玲珑。照见妆容。

醉里偷开盏面,晓来暗坼香风。不知何事苦匆匆。

飘落残红。

形式: 词牌: 画堂春

驻马听

人都道四者难并。也由在人心。烦恼欢喜元无定。

奸峭底自能称停。你待前面怎那,且随任咱分。

自家有后自未奔。枉劳人方寸。眼前推辞怎。

那知他人也心闷。

形式: 词牌: 驻马听

柳梢青

相逢今夕。故人相见,先谈踪迹。

旧日书生,而今村叟,新来禅客。

跳过世界三千,特特地、人间九百。

自在狂歌,□□□□,一场杂剧。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捣练子(其一)存神词

神欲出,便收来。神返心中气自回。换丹元,朝玉台。

时运水,日搬柴。寸田一点是根荄。这交梨,常种栽。

形式: 词牌: 捣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