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乃贤的《陵州》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旅人在陵州岸边的孤独场景。"日落陵州路",寥寥数字便勾勒出夕阳西下,道路延伸至陵州的画面,渲染出一种苍茫而寂静的氛围。"沿流古岸傍",进一步描绘了船只停泊在古老的河岸旁,暗示着旅途的艰辛和时间的流逝。
"泊舟人自语,听雨夜偏长",通过舟上人的低语和雨声,传达出夜晚的漫长以及旅人内心的孤寂与忧虑。"过客愁闻盗,荒村久绝粮",表达了过客对沿途治安的担忧和村庄物资匮乏的困境,反映出社会动荡不安的一面。
最后两句"何人肯忧国,得似董贤良",诗人以董贤良为典故,表达出对能有像董贤那样忧国忧民之人的期盼,暗含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整首诗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的忧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