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

毛颖诸孙二十辈,千里相看谁与同。

有两客卿变名姓,乌有先生亡是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毛颖的众多后代子孙们,二十代人相隔千里,谁能一同相见。
有两个宾客更改了姓名,一个自称乌有先生,另一个则自称为亡是公。

注释

毛颖:毛笔的别称,这里指毛笔的祖先。
诸孙:众多孙子。
二十辈:二十代子孙。
千里:形容相隔遥远。
谁与同:和谁一起。
客卿:古代官职名,指在本国做官的外国人。
变名姓:改变自己的名字。
乌有先生:虚构的人物,表示不存在的人。
亡是公:也是虚构人物,意为‘不再存在的人’。

鉴赏

诗人通过“毛颖诸孙二十辈,千里相看谁与同”这两句话,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无法相见的思念之情。"毛颖"指的是古代宗族中繁衍众多的后裔,而"二十辈"则强调家族成员的繁盛和辈分的久远。但即便是这样庞大的家族,也难以让千里相隔的亲人得以团聚,"谁与同"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无伴之感。

接下来的“有两客卿变名姓,乌有先生亡是公”则描绘了一种失去和迷茫的情景。"两客"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者其他流离失所的人,他们为了生存甚至需要改变自己的名字和姓氏以隐藏身份,这在当时的动荡时代并非罕见。然而,尽管他们试图通过变换姓名来保护自己,但仍旧无法避免失去亲朋好友,"乌有先生亡是公"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怀念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家族的繁盛与个人的孤独,以及生存环境的艰辛与个人命运的无常,展现了宋代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以及人们在这种背景下的情感困顿。

收录诗词(205)

邓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绝句(其二)

桑里相闻路一程,无从款接笑谈清。

那知邂逅论诗处,秋满潇湘雁送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悯松

谁借毛锥千字力,曲留髯叟百年身。

未能晦迹终难保,樗栎林间是散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荷(其一)

田田藕叶绿如裳,拍塞池亭尽是香。

不受纤尘偏受露,十分清绝倚晨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荷(其二)

莲未开时香在叶,他花纵好叶无香。

制衣未入骚人手,象鼻何妨吸酒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