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

百里云山碧玉林,雕锼融结见天心。

幔亭会散笙箫远,天柱风高烟雾深。

画鹤独留青嶂表,林花常发紫岩阴。

梦魂清切先曾到,故使飘零特特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与神秘氛围。首联“百里云山碧玉林,雕锼融结见天心”以“百里云山”开篇,展现出武夷山绵延不绝的壮阔景象,将山峦比作碧玉林,生动形象。接着“雕锼融结见天心”一句,通过细腻的雕刻与融合,展现了山中自然景观与天际的和谐统一,暗示着人与自然的深刻联系。

颔联“幔亭会散笙箫远,天柱风高烟雾深”转而描绘武夷山的静谧与深远。幔亭会散,象征着聚会的结束,笙箫声渐远,营造出一种空灵与宁静的氛围。天柱峰顶,风高且烟雾深,既表现了山峰的高峻,也暗示了山中云雾缭绕的神秘景象。

颈联“画鹤独留青嶂表,林花常发紫岩阴”进一步展示了武夷山的自然之美。画鹤在青色山峰之上独自停留,林中的花朵在紫色岩石的阴影下常开不败,这两幅画面分别从空中与地面两个角度展现了山林的生机与静美。

尾联“梦魂清切先曾到,故使飘零特特临”则表达了诗人对武夷山的深厚情感。梦魂因对武夷山的深切思念而先一步到达,使得诗人即使身处他处,仍能感受到山的召唤,特地前来探访。这一联不仅抒发了诗人对武夷山的向往与热爱,也体现了自然山水对于人们心灵的深深触动与吸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武夷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壮丽、神秘、静谧与生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美和对武夷山的特殊情感。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幔亭峰

燕罢虹桥绝世氛,曾孙谁见武夷君。

更无裀幕空中举,时有笙竽静处闻。

猿鸟夜啼千嶂月,松篁寒锁一溪云。

洞天杳杳知何处,翠石苍崖日欲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洞天穴

沈沈幽穴閟云烟,玉宇琼楼锁洞天。

自向壶中飞日月,更于物外起山川。

刘公隐后今谁继,张湛仙来不记年。

紫府若容幽客到,诛茅欲卜隐屏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换骨岩

玄化升真十六天,灵仙蝉脱翠岩前。

金坚玉润留馀骨,密锁烟霞几百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龙潭

百丈清潭合两溪,澄波莹滑碧琉璃。

神龙端向潭中睡,何事能容网罟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