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涤洞

洞天三十六,此地属苕南。

古物藏松石,清流胜菊潭。

擎空山骨瘦,悬乳石毛毵。

飞舄王乔事,行看日接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翻译

有三十六个神秘的洞天,这里位于苕水之南。
古老的物品隐藏在松树和石头中,清澈的流水胜过菊花潭的美景。
山势挺拔如骨骼清瘦,石钟乳悬挂如细长的毛发。
这是像仙人王乔乘飞鞋升天般的奇景,期待着有一天能亲眼目睹这样的景象。

注释

洞天:道教指神仙居住的神秘地方。
苕南:古代地区名,指苕水之南。
古物:古代遗留下来的珍贵物品。
悬乳石:钟乳石的一种,形状似悬挂的毛发。
飞舄: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所穿的飞行鞋。
王乔: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子安所作的《大涤洞》,描绘了大涤洞的自然景观和神秘气息。首句“洞天三十六”展现了洞穴的深邃与众多,暗示其非凡的洞天福地之感。接下来,“此地属苕南”点明了地理位置,苕南即指苕溪流域,增添了诗意的地理背景。

“古物藏松石”暗示洞中有古老的遗迹或珍宝隐藏在松石之间,透出历史的厚重和自然的融合。“清流胜菊潭”则赞美了洞中流水清澈,仿佛胜过菊花潭的美景,给人以清凉宁静之感。

“擎空山骨瘦”运用拟人手法,形容山势挺拔,如同瘦骨嶙峋的仙人,增添了洞天的仙气。“悬乳石毛毵”描绘了洞顶石钟乳如丝悬挂的奇特景象,形象生动。

最后两句“飞舄王乔事,行看日接三”暗含典故,王乔乘飞舄(传说中的仙人坐骑)之事,表达了诗人期待在此地见到仙踪,日复一日地探寻洞天奥秘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出大涤洞的神秘、幽深和超凡脱俗的意境,体现了宋诗崇尚自然、追求隐逸的审美取向。

收录诗词(1)

黄子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小重山

一点斜阳红欲滴。白鸥飞不尽,楚天碧。

渔歌声断晚风急。搅芦花,飞雪满林湿。

孤馆百忧集。家山千里远,梦难觅。

江湖风月好休拾。故溪云,深处著蓑笠。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西湖月(其二)探梅

初弦月挂林梢,又一番西园,探梅消息。

粉墙朱户,苔枝露蕊,淡匀轻饰。

玉儿应有恨,为怅望东昏相记忆。

便解佩、飞入云阶,长伴此花倾国。

诗腰瘦损刘郎,记立马攀条,倚阑横笛。

少年风味,拈花弄蕊,爱香怜色。

扬州何逊在,试点染吟笺留醉墨。

谩赢得、疏影寒窗,夜深孤寂。

形式: 词牌: 西湖月

西湖月(其一)自度商调

湖光冷浸玻璃,荡一饷薰风,小舟如叶。

藕花十丈,云梳雾洗,翠娇红怯。

壶觞围坐处,正酒醁吹波红映颊。

尚记得、玉臂生凉,不放汗香轻浃。

殢人小摘墙榴,为碎掐猩红,细认裙褶。

旧游如梦,新愁似织,泪珠盈睫。

秋娘风味在,怎得对银釭生笑靥。

消瘦沈约诗腰,彷佛堪捻。

形式: 词牌: 西湖月

花心动.落梅

谁倚青楼,把谪仙长笛,数声吹裂。

一片乍零,千点还飞,正是雨晴时节。

水晶帘外东风起,卷不尽、满庭香雪,画阑小,斜铺乱飐,翠苔成缬。

袅袅馀香未歇。空怅望音尘,两眉愁切。

翠袖泪乾,粉额妆寒,此恨有谁同说。

江南春信无痕迹,馀情在、冷烟残月。

梦魂远,兰灯伴人易灭。

形式: 词牌: 花心动